2013年夏季的一天,下着濛濛细雨。为了早日实现我观赏丹江沿岸风景的愿望,为了体验雨中漫游的乐趣,因而利用今日的闲暇时间,我和妻子雪娥信步来到“船帮会馆”(花庙)的南端。要是在晴空万里的艳阳天,一定可以纵览到丹江及其周边的美景:一江东流,二堤对峙,三峪相聚,四桥并列,五岭逶迤,六沟相通,七路连接,八亭挺立。绿树掩映,芳草菲菲……可是,今天,这远处的景物全在雨雾中藏匿,使人难睹其庐山真面目。于是,我们向东南方向河堤岸边游去。
来到河堤上,只见:堤面宽阔,板石铺就,卵石镶嵌。多有图案,色彩绚丽。堤面上有廊有亭,相聚不远,亭子红色,翘角飞檐。远看,庄重美观,且有跃跃欲飞之感。近观亭内壁画,人物居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廊柱廊檐,各领风骚,青腾缠绕,浓密艳妖,人们纳凉,自在逍遥。近处,有人操觚疾书;远点,有人谈笑风生。亭有桌凳,廊有长椅,供人们拉练嗓音,下棋打牌,闲坐休憩!
再看堤面南边:护栏护板,无缝接连。栏杆皆方。杆顶或方或圆,亦有狮头仰面。护板平整,皆有刻撰:或花或草,或字或词,或图或景;天文地理,人物故事,军事政治,无不包涵,古今文化,尽皆展现。令人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兴趣盎然!
更看堤面北边:江滨公园,随意自然;垂柳白杨,散布其间;名贵树木,遮阴蔽天;奇皅异卉,香气溢满;林中小路,曲折蜿蜒;幽径通佳,奇景相连;园中小园,平平展展;锻炼器械,一应俱全。或休闲娱乐,或观景畅谈,或读书撰文,或相依爱恋……一切显得和谐自然!
沿着堤岸继续向东,在那公园的尽头,是一座丹凤标志性的建筑物——新建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每当有体育赛事或开运动会,观看的人们接踵而至,热闹非凡!这座体育馆,对我县体育事业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那丹江与东河交汇处,是华茂公司的养鸡场。它,成为丹凤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撑点。
通过丹江(城区段)最东的大桥,来到了丹江南岸。它的河堤与江滨公园的设计理念、修建规模、建材质地、花木种类,皆同北岸。不同之处是:“西北第一漂”一行大字,用钢管托起,横悬中天;李先念石像,高耸威严,革命教育,代代相传;荣臻“梦境”,定能实现!
纵观丹江堤岸及岸边江滨公园,它运用了全新的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既不是苏州园林的照搬,也不是西安园林的再现,它是根据丹江及江岸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地域特色,人文观念而修建的。它,十步一景,百步一园,绝无雷同之感。因此,你即使游历过众多的园林后来到这里,也不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云青青兮欲雨,雾淡淡兮生烟。”在这濛濛细雨中,我们合了雨伞,来到北岸亭中小憩。远处的长廊内,飘来了动听的歌曲,是有人唱着以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的曲调改写的歌曲:“丹江水啊,长呀么长又长啊。丹江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那丹凤园林美?啊……”近处,有对年轻的夫妇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岸边护栏板上的撰刻,并不时的用手比划着什么!
漫游丹江岸,使人感慨万千!回首改革开放前,南北江岸是干垒的石堜,以石鳖子加固,以河柳、白杨固沙,用沙石建堤。堤岸上边,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每到夏天,人们搬来石头放在路边,借树荫纳凉。现在,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而建造的人文景观,具备了防洪排涝,便利交通,适宜漂流以及优雅的环境吸引异地游客等诸多用途,人们在此休闲、观景,真如同进了仙境一般——流连忘返!(商洛日报 作者:王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