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乡间美味二题

乡间美味二题

2015-09-07 09:19:38

来源:陕西工人报

   梨膏糖

  幼时,村子里常有卖梨膏糖的串乡小贩,肩挑一副箩筐,箩筐的一头放有一个木盘,木盘上堆放着一盆状的酱红色的梨膏糖疙瘩,另一头塞满了烂铜烂铁等杂物。那沙哑悠长的“烂铜烂铁头发窝子麻鞋底儿换梨膏糖来——”的声声吆喝,立马勾来了一群好吃嘴的稚童,用在家里搜集到的杂物换那梨膏糖。小贩儿接过孩子手里的物什,便用一根长钉和一把钉锤朝梨膏糖上边叮叮当当一阵敲打,锤落钉起时便有一些支零破碎的糖块落在盘中,孩子们接了那糖块兴高采烈地拔腿就跑,躲在远远的地方享受美味去了。我家的烂铜烂铁早已被哥哥搜腾光了,头发窝子也难寻觅,于是逢了换梨膏糖的到了村口,我便缠住爷爷要麻鞋底儿。爷爷不给,我便哭天闹地,甚至躺在地上打滚。爷爷心疼不过,顺手从脚上脱下半新半旧的麻鞋给了我,我就有了换梨膏糖吃的口福,却全然不顾爷爷打赤脚进田劳作的艰辛。

  商洛梨膏糖出自洛南,据说早在明代就甚有名气,迄今已延续400余年,经久不衰。

  梨膏糖也称蛮糖。是用玉米熬制而成,其工艺流程为:首先把玉米粉碎,用大铁锅熬煮成糊状,加水放入适量捣碎的麦芽,待糖化后,过滤去渣,加火熬成糖稀,即成饴糖。接着再添柴加火,使其含糖率达到90%以上时,倒入柴灰中,稍冷,再加入适量灰碱,不断揉搓,使之发酵,体积逐渐膨胀。然后,把它放在制好的模型或盆里,冷却后即是香甜酥脆的梨膏糖了。

  如今市场上的儿童食品营养丰富,品类繁多,梨膏糖这类土特食品几近绝迹。然而,我却常常思念这种食品,因为它毕竟是我儿时梦寐以求的仙物,曾经甜醉过我幼年稚嫩的心扉。

  洋芋宴

  乡间美食多矣!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足迹遍及祖国东西南北,吃尽人世间的山珍海味,四方特色,也未必能品完乡间众多美食美味。于是,总会给你的舌尖留下些许遗憾。待你偶尔在某个乡村吃上一餐从未尝过的某种美食,由不得你大呼小叫发出惊叹,啊,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好吃的东西!前不久,余与商州几个正在编写《住在商州,吃遍商洛》书稿的朋友,一起去商州杨斜镇东联村考察美食,在村民杨培荣家有幸吃到的一顿丰盛而有特色的纯民间菜肴——洋芋宴,就有如此感觉。

  这是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山青水秀,山民多属于“下湖人”,待人十分热情、诚恳,且精于膳食。比如他们将平常的洋芋会做出十数种美味佳肴,做厨的是主人的老伴和女儿。一时三刻就给我们端上来七碟子八碗,原料是清一色的洋芋。有炒洋芋丝、凉拌洋芋片、油炸洋芋丸子(甜盘子)、蒸洋芋粉包丸、油炸洋芋疙瘩、洋芋炒鸡块、洋芋片炒腊肉、炒粉饼、洋芋炖红肉、洋芋油糕、洋芋糍粑,让我们惊讶不已。举箸吃之,道道啧香,碗碗味美。特别是那碗蒸洋芋粉包丸,圆鼓溜球,雪白光润,未吃前还以为是元宵呢,待吃到嘴里糯腻甜酥,方知是用洋芋粉搅白糖,加适量水,和成湿粉状,用手捏成元宵样,搭锅内蒸制而成。同行得小阮筷子抡得似雨点,一个劲地说,好吃,好吃!另一盘洋芋油糕,可与商州美食红薯油糕相媲美。只不过是用料不同而已。做法是将洋芋刮皮,洗净,放锅内蒸熟,稍晾,搓成泥状,加少许面粉,揉到,掐了若干小团,用两个手掌压薄,然后包入核桃白糖馅儿,放油锅内煎炸三五分钟用铁笊篱捞出,沥干油,稍晾,即可开吃。光泽金黄,糯软香甜。

  吃完了洋芋宴,已是下午时分。酒足饭饱、口齿留香间连忙与主人握别。归途,大家兴致勃勃,议论纷纷,然而说得最多的还是与洋芋宴有关的话题。待商州美食城建成,我们一定记着将商州杨斜镇东联村的洋芋宴推介出去,让天下众多食客都能吃到这餐独特的乡间美食,给舌尖上少留一些遗憾。  (田家声)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