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王家楼轶趣

2016-04-01 09:14:15

来源:金丝峡周报

       富水镇“王家楼”传说,距今已有59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里,王家楼也演绎了一曲曲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在富水黑柒河畔的金钟山下,祖居着王氏家族,世世代代耕读传家。历经数代人的打拼积累,到了第五代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王员外。
       王员外膝下有二男三女。两个儿子先后娶妻生子,长女次女相继出嫁,小家庭都境况丰裕,其乐融融。唯有小女王灵芝生性独特,虽已芳龄二十有三,在当时早已是婚嫁年龄,她却拒媒不婚。王员外夫妇为此忧心忡忡,急得束手无策,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经常在庭堂内叹气、搓手、打转转……甚是无奈。一个夜晚,父女俩为此促膝长谈,终于达成共识在王家绣楼的庄院里筑亭搭棚,由女儿自己面向四里八乡适龄青年,对文、比武选聘佳婿。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塬后,与十八将士率亲兵来到富水金钟山休养生息,在此祭奠南塬阵亡将士,总结败馁、息战、受降、溃败教训,并确立金钟山为“义军”根据地。此后,率亲兵在金钟山筑堡设防,形成“九里十三寨”义军营地,并从战略上开始 “团结一切反明力量”。他们先后智收清油河“李三蛮”,收编商洛山中的绿林杆子队,又和金钟山下王家绣楼庄主王员外结盟,谋图反明大业。
        “义军”驻扎金钟山,白日里金戈铁马练兵习武,晚间苦读兵书不等闲。
        一天晚上夜阑更深,刘宗敏从“铁匠营”气喘吁吁地来到“闯王宫”,要与李自成对弈。说“对弈”,李自成心里明白,“对弈”是假,密谋“军机”是真。刘宗敏没有进帐,却拉着自成到寨外溜达。闯王心想:“你刘宗敏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这么更深人静还去野外溜达?”
        二人信步来到金钟山峰巅上,仰望天空,满天繁星频点头,银河无声天上流。俯首山下,王家绣楼庄院里,灯火通明如昼。刘宗敏拍了一下李自成的肩膀说:“老弟,你听说没有?王员外的姣小女王灵芝,‘对文·比武选婿’已经第五天了,还没有一个入赘的呀”。
        李自成听后便问宗敏:你今夜来就是说这个?
        “怎么?这个你不想听吗?”宗敏反问后,又对李自成如此这般地密语了一番就回了“铁匠营”。
        第二天辰时十分,李自成骑着乌骓马来到王家绣楼庄院,护卫庄院的兵勇士急报于三姑娘。谁知灵芝的芳心早就在了李自成身上了。一连五天朝思暮想、寝食不安。就是不知李自成为何不来对阵应聘。此时忽闻李自成临门,心中窃喜。
        李自成进入比试亭后,躬身抱拳道:“三姑娘,是对文,还是比武?”灵芝微微一笑抱拳还礼,吟道: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请李公应对!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李自成对答如流。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灵芝吟后欣喜地望着李自成。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李自成对罢,灵芝拍手叫好。她想:“《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今日被他对得有声有色,真乃声情并茂”。
       亭下欢呼声、赞誉声一浪高过一浪……
       接下来开始比武。
       李自成躬身抱拳问道:“三姑娘是比拳术、棍术、还是兵器?”他暗自思量:“自成终年征战沙场,十八般武艺样样玩得滚瓜烂熟……
       “听刘将军说过,李公一生钟爱佩剑,今日就比一下剑术吧。”话音一落,他二人各执七星宝剑对打起来,一招一式间,时而如蛟龙出水,时而如烈马奔驰于旷野,剑影寒光似电光火石,博得亭下叫好声震耳欲聋。
        王员外观罢对文、比武后喜得合不拢嘴。他忙令厨工摆下酒宴,为闯王对文、比武入赘贺喜接风。三巡酒罢,红线为媒,选定良辰吉日,用五彩凤轿送三姑娘入寨婚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灵芝入寨一年后的一天,生下一个男婴。众将士庆贺三日。闯王李自成高兴得挥毫换匾:“喜生龙子笑颜开,金钟山名生龙寨”。
       公元1640(明)崇祯十二年,中原地区横遭天旱,地裂干涸,颗粒无收。万民受灾,饥饿难挨。风起云涌的难民流如洪流一般破堤而出。难民中宛西秀才李岩,豫西秀才牛金星相继加入了闯王义军。闯王集结百万铁骑,撑起“闯”字大旗,告别王灵芝,举兵三袭中原,相继收复了南阳、洛阳和襄阳……明王朝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正当闯王挥戈中原,义军乘胜破浪之际,商洛一股残余势力似“还乡团”倾巢而出,狰狞地对生龙寨、王家绣楼、王灵芝施行明暗的血腥报复,狂妄至极。他们挖空心思,用流言蜚语谎传“闯王阵亡”,并不择手段以“毒杀闯王之子”等恶语蹂躏王灵芝的清白,逼其“改嫁”……这一桩桩、一件件如噩耗、似幽灵般缠绕着王灵芝。其父亲王员外也难逃魔掌,他深知女儿孤身难对险境,遂将王灵芝从生龙寨接回王家绣楼,守护有佳。
       王灵芝面对“夫亡子死”、“逼嫁”、“父遭暗算”的情势,十分悲痛和惆帐,但她坚信“丈夫不会阵亡”、“义军不会灭亡”,日思夜想丈夫归来,遂将“王家绣楼”改名为“王家望君楼”。她披发含泪悲痛万分,提笔挥毫在绣楼墙壁上写下了感人诗篇:
                 朝倚楼窗盼君归,
                 暮登山巅望夫还;
                 朝朝暮暮思穿眼,
                 谁知征人归来难。
       极度悲愤下,“悲歌一曲震山河,留下清白供评说”,王灵芝最终跳楼自缢告别俗世。
       灵芝死后,族人将其掩埋在金钟山生龙寨主峰下西侧的山丘上,取名“西宫垭”。山民们怜念王灵芝正义、刚毅、善良,纷纷前来追悼,时光穿越,如今的“西宫垭”已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公元1644崇祯十六年,闯王义军收复了长安,改名为西京,立国号为“大顺”,封臣建制,铸造钱币“大顺通宝”流通于管辖区域内。
       明王朝残余势力死灰未尽。王灵芝虽身已殉天谢世,但他们对王家望君楼、王氏家族依然不依不饶恨之入骨,不择手段地进行暗算。王员外老夫妇俩经不起精神上的伤害打击,相继谢世。王氏家族后裔一筹莫展地衰败。王家绣楼娣亲商南县窑沟路家曾祖,反复洞察这股残余势力后,谆谆奉劝王家大兄弟俩,将王家绣楼庄院折价卖给异姓,带上妻子儿女远走异乡落户谋生,免受其害。王家弟兄俩念念不忘祖祖辈辈创业之难,一下难以接受这个提议。
        又一日,王家绣楼因喜事又设酒宴,远近亲朋前来贺喜。酒醉饭饱之余,往事重提。王老大一时醉意浓浓,他指着王家绣楼庄院一字一板地说:“路兄啊,这座祖传庄院倘若要卖就要‘大顺通宝’五百贯。谁若能拿来,我弟兄二人马上就搬迁……”一席戏言却引起了路家曾祖的深思。
       路家曾祖回家想了一个通宵,“李自成的‘大顺通宝’,这穷乡避壤何曾有哇?搞来这‘稀罕之物’难于登天呀”,路家曾祖苦思三天后心生一计,赴老家徽州找本家求助。便独身骑着毛驴东下安徽,去钱局铸五百贯大顺通宝……
       一月后的一天中午,路家曾祖的毛驴驼着装满五百贯“大顺通宝”铜钱的袋子出现了。毛驴蹬蹬,人囊颠颠,来到王家绣楼前,高喊王老大的名讳,请来清点钱。“一言为鼎,驷马难追。”王家兄弟俩收下银钱后,决定带上妻子儿女乘车远去宛西安居。临行再三嘱咐:“路兄,为弟仅卖庄院却不出卖庄名”。
       路家曾祖闻言大惑不解,问其何意。
       王老大感触地说:“五百贯大顺通宝是怀念闯王李自成灭明救民之恩;卖庄不卖名,留名千古是为祀念御妹王灵芝在天之灵”… …路家曾祖听了王老大之言,深感王家后裔重情义不重金钱的高尚德行。他点头答应:“王家绣楼、王家望君楼二名合一称之‘王家楼’。”并谆告世孙“不管风云怎变幻,‘王家楼’的老地名永远不能变”。
       改革开放后,有多批学者前来考察农民起义领袖闯王义军根据地──富水金钟山生龙寨,进行学术调研。他们意外地发现王家楼村王姓剩余没有几家,路姓却占全村80%,地名与居民姓氏反差为什么这么大?调研中又牵出了五百多年前历史上这曲流光溢彩的民间传说。
       回望历史,王家楼、金钟山、生龙寨、农民义军、李自成、金戈铁马、戏言成真,招惹了多少文人墨客,竞相留下风骚诗句。
       喜看今朝,“不失诺言,名未改,”王家楼已建成商南县“美丽乡村”。游客纷至沓来,瞻仰闯王足迹,观看实景李闯王“金戈铁马”的马战演义,实乃回味悠扬。(杨三敏)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