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外双溪钱穆故居给参观者准备的纪念品中,有一款短袖文化衫,上面除了印有素书楼照片,还有钱穆先生手书的一句七言诗:劲草不为风偃去。
“劲草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 这是宋代大儒范仲淹范文正公诗中的一联,很得钱先生喜爱。曾几次题写,其手迹后来也被制版翻印流传(有两个版本,有一字相异:一作不随风,一作不为风)。 不知道当年钱先生是写以赠人还是写以自勉,总之,他是比较赞同文正公这二句诗的精神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钱先生立身处世,就用这样的精神。〈师友杂忆〉中讲到他自己的著作,《国史大纲》和《孔子传》,都遇到过“强风”的反对,前者是政府的出版检查部门,认为不能把太平天国写成洪杨之乱,而责令改定;后者是约写这书的孔孟学会,不同意书中一些部分,而责令改定。钱先生都不为所动,坚持己见,这不就是劲草不为风偃去的好例吗?而这《国史大纲》不但出版检查部门有意见,即是在历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大家,也是不很赞同的。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选举,钱先生也是很久以后才获选,然而正如严耕望先生所说,先生性刚,从不考虑周遭环境,隐然成为独树一帜、孤军奋斗的新学派。愈孤立,愈显光荣。先生晚年隐居素书楼,某年有春联曰:“幼生金匮让皇山啸傲泾让与傲习成性 老住台湾士林区外双溪士而双享余年”。这“傲习成性”,显然是与文正公诗意相合的了。这两句诗虽然不是钱先生所写,也不见于先生的全集,但是正如“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的话一样,可以说是钱先生身体力行的一句话,不会错的了。
除了文化衫,还有一款手提包,上面也是用的这句诗,另外复制了“劲草”二字,还有疾风下劲草的配图,诗配画,很耐看,更很耐人寻思,做一个纪念品,真好。(摘自《澳门日报》 文/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