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天天临近。我问儿子:“准备好了吗?”他一笑,说:“没把握。”
在这之前,他曾试探性地与我交流,说,万一考不好,我也不想补习了。我问为啥?他说出两个字:太累。
孩子的确太累。不管他学习的效果如何,凭着早出晚归、不分昼夜地“备战”,已经够辛苦了。说真的,我很心痛,他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我还是鼓励他,尽量努力。
现在到了该给他松绑的时候了。我交给了他底牌:沉着应对,尽力而为,考不上一本考二本,考不上二本还有三本,再说了,专科只要专业好也不错的。我的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对我说的。不过,他的原话是:儿子,咱当不了官有秀才,讨不下米有口袋,条条道路通北京。我听了,心里暖和和的。
有了我的话,儿子舒了一口气,说,谁不想考个好学校,竞争太激烈了,我会努力的,老爸。
我不是松懈,是想给他减压。按照他平时成绩,努力一把考二本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考场如战场,变数太大,不可预知。无论结果如何,让他经历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历练。望子成龙是普天之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个人未必都考上名牌大学才有希望,成功人士不见得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众所周知,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和排名第二的乔布斯都是中途退学学生,他们的成功不也是一个神话。也许大家会说,这是对儿子不抱希望,或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他们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临近高考,做父母的说不紧张是假话。也许我们比孩子还要紧张,总是悬着一颗心,不停地给孩子打气:好好学,好好考!生活上百般照顾,给孩子这样那样的补给,这都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种关爱不能没有,但不可过分,这样会更增加他们的压力。疏解紧张情绪,家长应减少安慰,让紧张顺其自然。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平心静气,有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家长的任何唠叨都会让孩子更烦心,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
我的儿子有时回来也会发一些无名火。这时,我甘心情愿当他的“出气筒”,让他去释放。要么就避开锋芒,缓解一下,过一会他自然会觉得不妥,主动地认错,向你说:“对不起!”
我不给他制造紧张空气,少提考试这类话题,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让他抽空去踢足球,尽量放松心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信心来自于自身,培养他的自信心。我常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毅力的较量,是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成功往往偏爱那种抱定必胜信念、具有蔑视一切的气概、以胜利者心态步入考场的同学。正视现实,拿出勇气和自信去争取。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放弃的想法都是高考的大敌。拿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就能做到问心无愧。(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