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方方: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方方:时代灰尘是一座山

2013-08-22 17:33:50

  “最近看过最好的电影是《悲惨世界》,最好的小说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作家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不胫而走。方方说,社会的问题到了个人都是巨大的问题,“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个人再坚强,也抵御不了这样的压力,会被时代的灰尘所掩埋。”

  “最近看过最好的电影是《悲惨世界》,最好的小说是《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有读者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作家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不胫而走,在读者间引起强烈反响。昨天,方方来到“南国书香节”现场与读者交流。方方说她写这个小说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人是这样生活:他对人生没有任何困惑,目标很清晰,在城里待下来,也没遇到一个太坏的人,努力实践一点点梦想,仍然做不到,因为很多的原因……社会的问题到了个人都是巨大的问题,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一个好的社会,不是为天才和精英准备的

  生长在湖北一座山沟沟里的涂自强,是家乡头一个考上大学的贫寒农家子弟,带着村民们盼他“当大官”的殷切期望和东拼西凑的学费,他一路徒步,一路打工,来到武汉读大学。面对家中变故,以及“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他四处奔走谋职,艰难度日,过着典型的“蚁族”生活。而后为照顾母亲,积劳成疾,在安顿好母亲之后默默死去。

  这是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故事梗概。在结尾处,方方用了“世道”二字,讲述当下年轻人所处的“世道”。“好坏不论,黑白不分,敬畏不存,善恶不辨,一切成功以发财、当官、出名为标准。那些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却不被认为是成功的。”方方说,“这是一个充满混沌意味的世道。”

  方方说,写这个小说,只是想告诉大家有一个人是这样生活:他对人生没有任何困惑,目标很清晰,在城里待下来,也没遇到一个太坏的人,努力实践一点点梦想,仍然做不到,因为很多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不公平,还有着复杂的原因: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教育的模式,官方机构的冷漠,用人单位对青年打拼者的狠……社会的问题到了个人都是巨大的问题,“时代中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个人再坚强,也抵御不了这样的压力,会被时代的灰尘所掩埋。”

  有人问她涂自强不死会怎么样,她的回答是,“他不死还会很努力,他可能花很多代价能够基本生存,可是他的心境已经改变了,他人到中年可能是一个很油的人,看破一切,觉得社会很没有意思,或者一切都得务实,他可能朝着另一个方向走。”方方认为,一个好的社会,不是为精英和天才而准备的,“应该让更多平民,才能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就能生活得好,这样才是一个好的社会。”

  要想改变现状,改变命运,还是要个人奋斗

  为什么写这个小说,方方说,作为一个作家,更多要写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方方曾看到一个新闻报道,湖北一个山区学生,上大学没钱,徒步走到武汉大学,交学费拿出来的都是零钞,那是他一路打工挣的钱,这让方方很感慨,“我的小孩上学我是开车送去的,别的孩子是自己走来,挣学费,这种不同的人生,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在想写涂自强的故事的时候,她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我不想用任何的花招,形式上做一种特别的结构,会吸引更多的眼球,但是我不想用任何手段,用最简单的方式,写一个人短短一生的命运,其他人都用符号代替。”

  小说悲剧的结尾,主人公的“消失”,让很多读者在读后觉得“有些悲观”。对此方方说,“我希望读者能理解涂自强这样的一些人,也希望一些雇主能帮助到涂自强这样的人,当然,也希望活着的涂自强们继续努力,因为比起涂自强,他们至少还活着,还有机会。”

  • 相关阅读
  • 方方:作协不是该不该存在,而是该怎么存在

      前日,作家方方携新书《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亮相南国书香节。这本中篇小说从今年5月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方方也收获了各方的意见,有年轻人也有八十多岁的老人,“这是出乎我意料之...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