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武林丛谈:还原真实武林

武林丛谈:还原真实武林

2013-09-12 16:25:40

  镖局的从业者,主要干保镖和护院的活儿。他们多是武林高手,且往往是一个拳种门派中的师徒、师兄弟,为的是同门同宗,人亲义亲刀把子亲,遇事会舍生忘死,互相照应。

  旧时镖局相当于今天的保安公司。镖局自诞生到消亡经历了二百余年。关于镖局的记述,早年间为梅兰芳编写过《天女散花》、《太真外传》等几十出新戏的齐如山先生就写过《镖局》专着,近年学者方彪的《镖局史话》、曲彦斌的《中国镖行》,也都是很有分量的作品。我的师父吴斌楼曾经做过镖师,对镖局旧事多曾提起,故而笔者根据他老人家的述说也曾撰写过关于镖局的文章。

  (一)镖局的起源

  镖局起源于何时,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在清朝康熙末期或乾隆初期。其依据不外有三:一是北京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所言:会友有两百年历史。会友镖局于1922年歇业,算起来应创始于1722年前后,正是康熙末年。会友是当时京城著名的八大镖局之首,李尧臣的话应该有可信度。二是在《山西票号史》这部书中有这样的记述:镖局之鼻祖是山西人张黑五,人称“神拳”,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北京前门外大街创立兴隆镖局。但关于这位镖局鼻祖的资料甚少,今人无法了解他的相关情况。第三种说法来源于创作于晚清的侠义小说,如《三侠剑》、《施公案》、《彭公案》等书中。这些小说描写了创立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局的胜英以及他的后辈黄三太、季全、欧阳德、杨香五乃至黄天霸等一干镖师的故事。故事着眼于绿林人物“归化”王朝,糟粕不少。但背景却是在康熙年间。似从侧面说明,在康熙末年已有镖局形式出现了。

  镖局是个机构,它承接保护人员、财物安全的业务。它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走镖、护院两项。走镖是护送人员或财物转移,它既为私家护送财物,也为官方护送饷银、税银,同时还承揽护送官员上任,护送官眷返乡,护送商人收款等业务。护院则是保障雇主(官员、财主、商号、豪宅)的人员、财物安全,提供安保服务。

  其实,这种保护人员财产的“安保”职业,古已有之。三国时典韦不就是曹操的保镖吗?《兴唐传》有程咬金、尤俊达长叶岭打劫杨林护送的一十六万龙衣纲的故事,《水浒传》中有杨志押解生辰纲的故事。这些押解的形制,很类似镖局走镖的雏形,但本质不同。《水浒传》、《兴唐传》所写的是官方派遣的押送队伍,而镖局是民办的保安公司,是承揽保护运送财物的生意机构,是纯粹的商业行为。《金瓶梅》中西门庆“要开个标行”,《三侠剑》中胜英开的十三省总镖局,《彭公案》、《施公案》中的镖客黄三太、黄天霸的保镖护院故事和我们说的镖局才属一类。

  康熙在位61年,在他主政的后期,社会相对稳定,显现出康干盛世的征兆。经济有了发展,人民自给自足,商业活动也频繁起来,货物流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反清的天地会、白莲教活动频繁,治安状况堪忧,强盗土匪占山为王,恶霸地主鱼肉一方,再加上交通运输的不便利,都成为货物流通的障碍,因此需要有一群人为流通的货物、客商提供安全保护,并以此业务赚钱谋生。而以此谋生的人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必须成立一种机构,镖局才应运而生。(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武林掌故:崇祯钦点中国首位武状元

      书名:武林掌故  作者:张大为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大为,1943年12月生于河北唐山市,曾任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兼北京汇宇国际版权代理有限公司总...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