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母语》,汪裴饰演电视台记者方韵,由于忙于事业和身体原因,她和丈夫找到秦岚饰演的女孩李妍做“代孕妈妈”,三人之间就此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本报记者特别电话采访了汪裴,听她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
谈起现实中对孩子的态度,汪裴说:“我非常喜欢孩子,可以说,《母语》让我提前体会到了做母亲的感觉。拍摄时,那个小演员还是个婴儿,可能是因为我不会抱,所以一抱他就哭,但很奇怪,秦岚一抱他就不哭了。那个情景当时就刺激到了我,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电影里方韵的心情,作为母亲,她的爱得不到孩子的反馈,自己的孩子反而和别人更亲近,那种感觉是非常痛苦的。”
影片的结尾,方韵从外地出差回家,撞见丈夫和李妍正拥抱在一起,她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离开。“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和他在一起,她爱这个男人,希望他幸福,既然没能给他幸福,那就离开。而且方韵的自尊心那么强,又是那么理智、独立的女性,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汪裴坦言,“我曾经想象过这个画面,如果把方韵换作是我,可能处理方式也是一样的。”
尽管《母语》的题材很另类,但汪裴觉得故事的内核还是非常贴近观众的:“这部电影探讨的是‘代孕’,但其实包含了爱情、家庭、孩子、女性等很多话题,相信观众看了以后会对生命有更多的理解。”
人生的圆满未必要强求
与汪裴的心理纠结不同,秦岚饰演的“代孕妈妈”不仅经历了心理的巨大变化,更经历了怀孕、生子、哺育的全过程,这对于毫无经验的秦岚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她不仅全程以素颜出镜,还增肥十斤并穿上剧组特意为其量身订制的硅胶肚子,以更加贴近这个角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秦岚说:“我这个角色台词不多,更多的是对内心戏的把握以及和男主人、孩子相处时的状态。导演要的不是强烈的表现,而是心理的微妙变化,全都体现在细节上。”
影片中,秦岚饰演的“代孕妈妈”因为一纸合同走进了别人的生活,“从自己原先的生活突然转换到另一个世界,让李妍从身体、情感包括生活空间、生存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母亲,所以我倒也不用特别做太多的工作,有时候手足无措恰恰是这个角色的本能反应。”
秦岚觉得李妍这个“代孕妈妈”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听说很多做‘代孕妈妈’的都是年轻女孩,其实现在有些年轻人的想法很难捉摸,她们可能并不是真的迫于生存而去代孕,有人可能是为了挣钱去旅行,有人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经历,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她们甚至没觉得代孕是一件特大的事儿,以为生完就完了。这部电影可以让年轻人知道,做代孕妈妈有非常多的隐患。”
对于“代孕”这一现象,秦岚觉得不能简单地去判断对错,“如果是因为生理原因无法生育而选择代孕,倒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但如果是因为自己不想生,那就值得思考了。”在她看来,无论对待婚姻还是对待生育都需要慎重,“人生的圆满未必要强求,想结婚的时候再去结婚,想生孩子的时候再去生孩子,一定要想清楚,要慎重,因为无论是婚姻还是孩子都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负责。”
因为出演了这样一个另类的角色,秦岚也呼吁社会给予“代孕妈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我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让社会上更多的人都来关注代孕行为,关注代孕母亲。因为非法代孕手术是极不安全的,很可能给代孕母亲及孩子的后天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就像这部电影里,一个好端端的家庭最后变得妻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