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近年来的京味创作,一部大红大紫的电视剧《甄嬛传》引起了赵大年的注意。“它有点像《红楼梦》,没有大场面,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但是这些细节细细琢磨,也是惊心动魄的。”当赵大年听说这部作品出自一位年轻作家之手,他十分惊讶:“写后宫生活的作品不少,但这部写得那么细、那么深,她怎么能知道这么多?”
作家当官不利于文学创作
在文坛,赵大年以说真话而著称。年轻时,他曾为此吃过苦头,如今,这点秉性还是没改。
谈起当前的文学创作,赵大年说话毫不客气。他提到了作家刘恒,“他写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但他到了这个年龄,还大刀阔斧地在各方面尝试,改编电影、写话剧。”赵大年认为,“他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长处在哪里。”
更让赵大年感到遗憾的是,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作家已经不再倾心于文学创作,而是改走其他道路,特别是正处于创作旺盛期的中青年作家,一旦出名就去当官,已经成了文坛很普遍的现象。他批评说:“我有几个朋友都是从北京作协出去,到中国作协当官,大家曾经开玩笑说,中国作协是‘北京作协中国分会’。”
在赵大年看来,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与当前文学的体制化环境有关。“中青年作家上有老下有小,为了住房、待遇,很容易就去当官,可是房子解决了,待遇解决了,作品呢?作家呢?却没了。”赵大年感叹,作家一旦当官,连思维方式都会受影响,“文学是形象思维,当官就要变成逻辑思维。开会念的文章都是以理服人,但是文学作品是以情动人的。”
在赵大年看来,当前文学界为作家定级的事情也很不可思议,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毕竟,作家水平高低要凭作品说话,可文学作品却是难以定级的。“《水浒传》是什么级?《红楼梦》是什么级?”他反问,情绪竟然有些激动了。(中新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