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右)当选新京报年度致敬作者,90度深鞠躬与颁奖嘉宾历史学家杨天石握手。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已经持续举办11年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致敬礼,在今年首次加入了对出版行业的致敬,新增年度出版人、年度编辑、年度最美的书等八个奖项。正在书 写《易中天中华史》的易中天获得了年度作者奖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表示,在未来写作这部书的时间里,他会尽可能不参加活动、不做电视节目、不接受采访, 全心全意完成这部36卷本的巨著。
年度作者的奖项是在颁奖典礼倒数第二个颁出,有意思的是,易中天在上台时特意选择了从主席台右侧的道路上台,而不是此前所有人都走的左侧。“前 面的人都从这边走,这是习惯的力量,而我要从另一边走,因为我此刻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走另一条路。”易中天提到,自己从2012年开始,正式启动了36卷 本《易中天中华史》的八年写作计划,写到完成时还要五年。“完成时我已经73岁,俗话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我花这个时间做这个事情,就是想走 另外一条路。”易中天说,他希望说明的是,世界上路有很多,历史也有很多读法和写法。
《生命记忆》一书获得了年度最美的书,颁奖嘉宾诗人蓝蓝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能拯救世界”的名言,作为美的传达和表现载体之一的书,也同样 是美的。《生命记忆》的作者之一的沈鹏飞在领奖时很是感慨,他说这个民间项目能最终出炉很不容易,一直在靠个人呐喊去找赞助、做调查。从2001年到现 在,持续了13年的时间。团队里的人靠着每天几百块的酬劳坚持工作,“我们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在40摄氏度的森林里被毒虫咬,在冬季雪到腰的地方连续十几 天吃罐头,我们的项目经理是唯一的女孩,洗不了脸,因为真的太冷了。”
年度致敬
编辑
编辑是好书的第一生产力。书评周刊在走过十年之后,第一次启动对好书幕后群体的致敬,正是为了表达对图书生态的这一认知。首届年度编辑,我们授 予《商务自然文库》的策划编辑余节弘,他重拾了商务印书馆这一历史悠久的出版企业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出版传统,构建了《商务自然文库》这一新知阅读品牌,并 以《看不见的森林》、《时蔬小话》等一系列作品在公共领域推进了公众对科学人文概念的认知,促成了2014年自然文学阅读潮流的兴起。
我们致敬余节弘,他继承了图书编辑这一职业的秘密传统,让一本好书不仅仅止于阅读,更以阅读的潮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