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谈及网上的争议,花千芳毫不掩饰,“有人说,‘花千芳,你写东西吧,论点论据有的时候不准确。’我特别看重这块,只要是有人提出来了,甭管他当时给我说的多么尖酸刻薄,我会专门写文章感谢人家给我的指正。”
花千芳还透露,他平时除了从网络帖子上汲取信息之外,还热爱阅读,有两本书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一本是《三国演义》,还有一本就是《红楼梦》,这是我最喜欢的,我看了不下50遍。”对于务农与写作的关系,花千芳说,务农对他的写作也有帮助,“我们家住在长白山的余脉,我们的田不是平地,不能用机械,必须用手工。比如在秋天收割中,脑袋里面就会迸发一些灵感。”
自爱
不求虚名仍将边务农边写作
2014年11月,花千芳当选辽宁抚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下他正在鲁迅文学院的网络作家班读书学习。
谈到进科班学习的感受,花千芳说:“我在鲁院上课,是以研讨班的形式,跟我以前的上学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很多老师来开讲座。他把最精彩的东西给学员分享。我确实学到很多东西。对于我这个零基础的人,受益匪浅。”
有了很高的网络关注度,又去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班学习深造,再有出版社愿意给他出书,花千芳这是要从一个农民转型去当一个专职作家的节奏吗?花千芳说:“不太可能,我不会把所有精力放在写作上。我家还有50亩地呢。”花千芳也强调,他会继续一边务农一边写作的,“在我们东北务农,每年有好几个月的农闲时间,这已经足够我写作了。”
对此,家人是持怎样的态度呢?花千芳说,“家人对我持一种随其自然的态度吧。因为我是我们那儿的致富能手,比如养鸡。在农村乡下,有些人有了钱,选择去打牌啊什么的。我既能赚钱又不去打牌,就老老实实在家写东西,家人肯定不会说我什么的。”
出版方:他有农民的朴实又有作家的智慧
发布会上,出版方作家出版社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之所以愿意编辑出版花千芳在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出发点就是想,对于网络上这些有足够活力的这样一些草根语言,让它以图书的形式进行再度传播。对于他的作品,我们在编辑的时候,没有做更多的修饰加工,我们更多的就是以原生态的形式来呈现,这样子一些作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有很强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