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国家大剧院的2014年:为观众备下不散的艺术盛宴

国家大剧院的2014年:为观众备下不散的艺术盛宴

2015-01-20 10:53: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国家大剧院日前公布的年度经营数据,再次刷新了中国剧院的成长纪录。

  2014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迎来运营7周年。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三大宗旨,国家大剧院已跻身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 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百年老店”纷纷感叹:年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用7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路。

国家大剧院的2014年:为观众备下不散的艺术盛宴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北美巡演。资料照片

  全年无淡季:910场演出,82.5%上座率

  早在2007年开业运营之初,国家大剧院就为自己定下了每年800场的演出指标。2014年,大剧院亮出的数字是910场。这意味着几乎每个晚上,国家大剧院内四大剧场都会同时拉开大幕,“歌、乐、舞、剧、戏”百花齐放。

  与910场演出相对应的,是高达82.5%的上座率。

  近年来,不断有人将国家大剧院比喻为高雅艺术行业的“巨无霸”。其实,这一“巨无霸”拥有的并不是霸气,而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全国优质艺术资源的最大集散地,成为全世界名团名家纷纷登陆的艺术港湾。

  据统计,2014年大剧院舞蹈节的销售率达到90.4%,这让市场部部长王威有些喜出望外。长期以来,舞蹈项目是市场推广的“老大难”,除《天 鹅湖》等经典外,多数项目都难有乐观表现。“逆袭”出现在2014年国际大剧院“舞蹈节”上,荷兰舞蹈剧场、马克·莫里斯舞蹈团、台湾云门舞集等一系列偏 冷门的现代舞演出,也一票难求。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票房曲线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2011年是62.1%,2012年是74.7%,2013年是78.5%,2014年则达到86.9%。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历史名街 “活着”保护

    修缮后的海口骑楼老街。 吴 乐摄   1月初,海口有点阴天。  70多岁的裕大公司管理人颜振武老伯站在自家...

    时间:01-20
  • 笔墨应随时代,当为人民 《中华辞赋》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主席台会场全景图1会场全景图2何建明讲话李东东讲话  诗、词、曲、赋、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几大文体,千百年来诞生了数不清的名篇佳作。新诗诞生之后,这些传统文体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

    时间:01-20
  • 读书管见 择善而读

      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文化、历史通过书籍代代传承,形成的书籍浩如烟海,这其中有很多是开卷有益的,但也有一些书不仅没有多少营养,甚至还有副作用。像《厚黑学》《潜规则》《机关攻略》等,读得越多受害越深...

    时间:01-20
  • 文艺创作要解决好“本、源、质、效”

      创作是作家、艺术家的中心任务,作品是作家、艺术家的立身之本。如何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能够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当前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时间:01-20
  • 《老舍青岛文集》出版 舒乙绘制五卷本封面

      中新社青岛1月19日电 (赵玥博)19日,中国首部现代著名作家地域全集——《老舍青岛文集》在青岛老舍故居首发。老舍之子、文化学者舒乙表示:“《老舍青岛文集》打破了名人故居静态化、单一化的保护...

    时间:01-20
  • 诗人余秀华的痛与爱

    余秀华近照 资料照片   余秀华火了。在网络上,她的名字成为一个热门词,她的各种版本的“诗歌选”在微信朋友圈持续“刷屏&rdquo...

    时间:01-20
  • 言以兴邦——读《语言与国家》有感

    《语言与国家》 赵世举 主编 商务印书馆 党建读物出版社   语言在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言的重要性早已为中外圣人先哲所认识。《论语》...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