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日前公布的年度经营数据,再次刷新了中国剧院的成长纪录。
2014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迎来运营7周年。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三大宗旨,国家大剧院已跻身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 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百年老店”纷纷感叹:年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用7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路。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北美巡演。资料照片
全年无淡季:910场演出,82.5%上座率
早在2007年开业运营之初,国家大剧院就为自己定下了每年800场的演出指标。2014年,大剧院亮出的数字是910场。这意味着几乎每个晚上,国家大剧院内四大剧场都会同时拉开大幕,“歌、乐、舞、剧、戏”百花齐放。
与910场演出相对应的,是高达82.5%的上座率。
近年来,不断有人将国家大剧院比喻为高雅艺术行业的“巨无霸”。其实,这一“巨无霸”拥有的并不是霸气,而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全国优质艺术资源的最大集散地,成为全世界名团名家纷纷登陆的艺术港湾。
据统计,2014年大剧院舞蹈节的销售率达到90.4%,这让市场部部长王威有些喜出望外。长期以来,舞蹈项目是市场推广的“老大难”,除《天 鹅湖》等经典外,多数项目都难有乐观表现。“逆袭”出现在2014年国际大剧院“舞蹈节”上,荷兰舞蹈剧场、马克·莫里斯舞蹈团、台湾云门舞集等一系列偏 冷门的现代舞演出,也一票难求。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票房曲线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2011年是62.1%,2012年是74.7%,2013年是78.5%,2014年则达到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