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冯骥才:社会较为浮躁 太多人想发财

冯骥才:社会较为浮躁 太多人想发财

2015-03-23 09:27:01

来源:京华时报

  要放开手让作家去创作

  冯骥才认为,如果一个民族,文化没有高峰,没有老百姓关注的作品和人物,那时间长了,文化的修养、素质都会下降,也特别令人担忧。那么就要鼓励作家潜心写作,不要拉著作家到处去做“惠民秀”,有的作家是惠民,那也要根据需要。还有一个,就是要真放开手,让作家去创作。

  7

  作家创作是为了谁?

  表达感知为了文明进步

  冯骥才称,作家创作是为了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生活体验、感知要表达出来,另外是为了所有的人,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我觉得正能量实际上就是文明”。

  8

  如何看待网络作家?

  要慢慢来莫急于出精品

  冯骥才认为,网络作家有写作的欲望,然后发表了,是好事。不急于马上要精品,慢慢地会出来,因为他刚开始,“我觉得网络作品挺好,既有作品出来,也有七嘴八舌的评论,挺好”。

  至于草根诗人,中国在唐代是诗的国度,“但我们很久没有诗了。我们生活没有诗性了,我觉得挺可惜的,我觉得一个懂得诗的国家,一个有诗性的国家,一定是很美的。所以,三八妇女节让我填那个,我就写,懂诗的女人是最美的”。

  文/京华时报记者王硕图/京华时报记者范继文

  • 相关阅读
  • 批评家李陀:以往对路遥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已故作家路遥及其作品《平凡的世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在读者中赢得很高声誉并引发了空前阅读热情的作家,却在批评界和 文学研究界长期评价不高,甚至一度不被放到文学史中去讨论。这种&...

    时间:03-23
  • 迟子建:如果不写作我可能去当一个农妇

      答题者:迟子建  提问者:刘雅麒  时间:2015年2月23日  1看到《群山之巅》最后一句话“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你创作完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迟子建:就是一种无言...

    时间:03-23
  • 阎真:总要有一种平衡的力量

      几个月前,我把新的长篇《活着之上》投给了《收获》杂志。编辑给我打电话,讨论小说的修改,他说,小说中以曹雪芹为代表的那些文化人物表达的精神力量,还是很难平衡现实生活功利欲求的牵引,这就像一杆秤,所称...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