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巨变

2015-03-27 09:28: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雷 达

  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低头一族”越来越多了,“沉思者”越来越少了。

  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同时能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把读屏的便捷与阅读的深度融合起来。

 

  当今时代,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 发生了巨变。对于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惟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不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 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崭新的信息,可以进行屏幕阅读、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而微信、微博、QQ正十分走俏,故有人宣称,现在是进入了“微时代”。然而,当 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于纸质阅读呢,又有多 少人会在临睡前去品味书香?当人们习惯于在方寸之间享受“悦读”,那纸质阅读,还有我们神圣的文学阅读将何以安顿,它是否会成为好景不再的明日黄花?

  于是,出现了“杞国无事忧天倾”式的恐慌,我就是曾经的一个。我也知道,国人并非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也有 很多年轻读者兴致勃勃地密切跟踪诸如玄幻小说、青春言情、穿越剧等作品。也就是说,如今“低头一族”是越来越多了,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了,只是“沉思 者”似乎越来越少了。换句话说,“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若“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算进来的话,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 纪80年代少”,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 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事物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螳臂”阻挡不住历史潮流。读书问题也一样。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有好 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并非正 襟危坐“读红楼”、“品三国”才叫阅读。第二,当下的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确实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因为历来有一套严格评审程序,显得规范、严谨,想象 力不足,似温吞水;而个人空间、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就显得活泼、生动、接地气多了,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 间与作者互动,甚至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转变成了主体。比如一些走红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裸婚》《成都,今夜请将我 遗忘》《宦海沉浮》等等,其中读者的力量不可小觑,而这些作品几乎都为影视编剧所青睐。据查,《宦海沉浮》的点击量高达600多万人次,该小说写至440 万字犹未止;起点中文网的日浏览量竟然达2.2亿人次。有无数读者都是端着手机抱着电脑跟踪阅读的。这种大量的屏幕阅读很考验人身体的耐受力,可读者偏就 愿意——痛并快乐着。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

  所以,我们应积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新变,因为从知识获得途径和比例来看,个体知识的获得,有70%来自于视觉,也就是说,“看”是人 类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图书,依然将居于阅读的高端地位,人类知识和文明成果,在当下主要还是由纸质图书 承传的。读图和读文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会是今后长时期的一个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