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私人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综合考验着我们的专业精神、服务精神和创新能力,希望政府继续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事业的路径与合作方式,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全民阅读尽一份力。”李岩介绍,已有不少地方政府愿意拿出闲置的公共场地邀请第二书房进驻,从而实现既把沉淀的物业资源变废为宝,又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和差异化的文化服务,激活社会的文化内需。
对于数字阅读,蔡剑峰强调,目前的数字阅读被技术主导,短期内看上去生机勃勃,实则并不利于持续发展。首先,依托技术搭建的新媒体阅读,缺乏优质的阅读内容和对阅读服务专业性和体系化的积累。其次,新媒体阅读尚未建立起规范的运营规则,在知识产权、商业模式等层面需要进一步健身。“而这些数字阅读日益凸显的问题,为传统出版社提供了作为之处。以外研社为例,我们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对于教育和阅读规律的把握,是在教育出版和文化交流领域数十年的耕耘。当前,外研社全力打造的外研新书店即将面世,目标是打造一个文化创意空间,不仅要成为外语学习者的聚集地,还要为外研社的内容出版提供第一手信息。”
“围绕数字阅读,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盗版的普遍存在,盗版很有可能会摧毁这个新兴领域健康的明天。我们希望政府向社会明确,不管是多大的企业,不管是不是科技巨头,盗版都是红线。”徐淳说,期待政府鼓励社会力量推动数字书的内容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创客的方式提供优质内容。
阅读虽是个人行为,而现阶段国家可以为推进全民阅读进行顶层设计,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采访中,专家们表示了一致的看法,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规范内容生产、进行版权保护,都与阅读立法紧密相关。2015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正式实施,大家为此十分振奋,也期待着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尽早出台,为全民阅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大环境。
祈盼,书香满中国!
全民阅读在他国
美国:立法推动国民阅读活动
美国通过施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专门就提高美国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制定了两项方案:针对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的“阅读优先”计划和专门针对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优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