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这种模式被宣告将运用到838米,220层的“空中城市”后,安全性成为了最重要的质疑。一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在知乎上表示,张跃的模式实际上是“炒1930年代的冷饭”,总高度381米、102层帝国大厦,已经是钢结构预制框架的极限,远大舍弃后来的摩天大楼采用的混凝土筒体模式,注定无法成功。
而上述建筑研究院的总经理则认为,张跃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力学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在抗风、抗震的风上险太大了。他称,远大曾经邀请他们参与设计招标,但他们没有投,“张跃太大胆太激进了,我们没这个能力与把握。”
去年10月21日,湖南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对远大可建钢结构关键问题进行评审,其中一条结论是,“在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该结构体系可用于100米以下的多高层建筑。”
上述专家评审会只是对远大可建的模式的评审,并非针对“天空城市”项目。按照2002年建设部(后并入住建部)提出的要求,超限高层的建筑需要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申请全国超限高层审查委员会组织专家从技术角度进行多方论证,力求在抗震、消防等方面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即超限审查。
而据上述建筑研究院的总经理称,自己认识的几个国内超限审查的专家,都没有参加过“天空城市”的审查,这意味着张跃的项目很可能并未申请过超限审查。
除了超限审查外,上述喊着“政府当然支持”的长沙规划局科长还向腾讯财经透露,“天空城市”的开工手续还没有全部办好。按找法规需求,项目开工需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齐全。
这意味着,7月20日的开工仪式有违法之嫌。当谈到政府是否会给予资金和审批流程上的支持时,这位科长转换了口风:“还是按照政策的法规流程走。”
此外,上述建筑研究院总经理称,就算被认定安全的100米建筑,也存在风压变化带来的颤动问题。而多位住过纯钢结构的T30酒店的人士称,该楼隔音效果极其不好,敲一下墙体能够传播很远。
对于“天空城市”是否可行的问题,多位人士对腾讯财经提到了冯仑。冯仑曾经与张跃谈过合作,但最终选择自己去做立体城市,而不参与张跃的项目。
缺少了冯仑的合作,远大的“天空之城”也没有别的合作伙伴,需要独立去面对建设成功之后的销售与运营。而选址在长沙的郊区,会有多少人购买这样的超高层公寓,“回个家坐完汽车,还要坐个半天电梯”,同样是个疑问。
未商业化,先扩张吸金
钱从哪儿来,是张跃面临的另一个质疑。
张跃和远大一直以不借贷,凭自有资金运作著称。赖以起家的非电空调业务,依靠90年代的电力紧缺大背景而声名鹊起,远大得以长足发展。而随着三峡投入使用,电力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电力垄断部门的强势干预,加上电空调的节能技术做的越来越好,导致非电空调的市场每况愈下,而偏执的张跃选择坚守非电,使得远大的营收和利润下滑,直接影响到了远大的现金储备。
由于远大没有上市,并没有公开的财务数据。但原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刘亚军在离职后披露的数据显示,远大在非电空调占据的市场份额从最高的90%一度下降至30%左右,其营收在1996-2006年长期徘徊在10亿-20亿,无法增长,现金储备也从每年6亿元降低至3亿元。
于是张跃不得不放弃了只做非电空调的初衷,进入了空气净化器市场、拓展了能源管理业务。随后公司再次获得了发展,远大空调总经理胡灿明在2010年10月对媒体透露,当时远大集团年营收达到了40亿元。但最大的转型,还是成立远大可建,从能源进入了建筑行业,而且,张跃已经把这当作了最重要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