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很难清楚如今的张跃手里,到底手握着多少现金,但数位远大前员工对腾讯财经称,“天空之城”的90亿投资,是张跃不可能掏得出的。有消息称,其中42亿元的资金由远大自筹,其余的近50亿元,很可能需要张跃打破“不向银行贷款”的惯例。“也可能那50亿根本还没影。”一名远大的前员工称。
而在远大自筹的42亿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加盟商。
据张跃去年5月对腾讯财经透露,每个加盟商,远大可建将根据区域的人口和发展程度,收取2亿到4亿元的加盟费,并以技术入股获取合资公司的5%-10%股份,工厂建设资金则全部由加盟公司自筹。此外,远大还要从合资企业未来的商业化项目中每平米都抽取特许经营费。
张跃当时透露,6家加盟公司带来的加盟费收入达到了“10多个亿”,并预测随后加盟商将以每月1-2家的速度增长。但事实是,目前官网上的介绍仍停留在6家,腾讯财经通过搜索发现这个数字应该超过8家,仍然远低于张跃的预期。
若以腾讯财经搜查到的8家加盟企业,2-4亿的加盟费计算,远大可建通过加盟获取的收入为16亿-32亿元之间,成为了自筹的42亿元资金的重要来源。
然而,在远大官网给出的示范项目中,大部分都是远大可建的自建项目,直到去年才有了第一个商业化项目,由山东加盟商承建了招金矿业集团总部的12层建筑。随后,宁夏等地又有了几个商业化项目,但都规模不大。
在上述前远大员工看来,远大之所以选择加盟模式,就是因为推出几年后迟迟没有商业化项目,张跃认为必须建立比世博远大馆更有冲击力的示范项目,例如“天空之城”。而要建这样的示范项目,资金从哪儿来?加盟,可以帮助远大在大规模商业化之前,就从加盟商手里吸取资金,从而反过来再去建“天空之城”这样的示范项目,再寄望由此拉动商业化项目。
除了加盟费之外,上述前员工还对腾讯财经称,远大选择的加盟商都是各省当地与政府、银行关系密切的国企或民企,其对加盟商提出了自有资金10亿以上、并能在一年内迅速筹集8亿元以上的要求,很有可能也有从这些企业吸取加盟费之外资金的打算。毕竟,利益捆绑之后,加盟商很可能不得不在加盟费之外再额外输血远大。
该前员工称,这种“建示范项目—吸引加盟—获取资金—建更大示范项目—吸引商业项目—吸引更多加盟”的模式,甚至类似庞氏骗局:远大可建有可能越做越大,但中间一个环节如果断掉,则可能全盘皆输。
如今,最脆弱的环节,就在于“天空之城”这个最大的示范项目,究竟能否成功。
世界第一高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果这个脆弱环节真的断裂,落水的绝不仅仅是远大,而将是多个地方政府、企业乃至银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涉及到数百亿资金,以及近2万亩土地。
腾讯财经整理的远大可建8个加盟企业(项目)分别为,宁夏远大蓝山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益联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安阳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煤宏圣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郧县远大可建环保项目、湖北远大高建科技公司、远大可建(安徽)全椒项目。
投资规模上,这8个加盟企业(项目)可查询到的投入分别是22.68亿元(宁夏)、33亿元(福建)、6亿元(山东一期投资)、20亿元(安阳)、4.49亿元(山西一期投资)、20.08亿元(湖北郧县)、100亿元(湖北远大高建科技公司)、50亿元(安徽全椒)。这些数字加起来达到了256亿元,再加上山东和山西一期之后的投入,预估总额接近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