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让青年学生尝到“真理的味道”

2021-04-09 08:2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让青年学生尝到“真理的味道”

“广饶版《共产党宣言》在战火中一代代传承,它的保存和传播就是一曲传承信仰的颂歌。”近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室里,青年学生与远在北京的该校文史学家余世诚进行了一场视频连线。

85岁高龄的余世诚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胸前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党徽。他现场展示了广饶版《共产党宣言》和革命烈士的照片,动情地讲述了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血与火中保存、传播的故事,为大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党史教育课。

研讨室里,学生们手中也有一本《共产党宣言》影印版:水红色的封面上印着马克思的大照片,书名却误排为《共党产宣言》。

余世诚为青年学生讲述了这一版本传播的感人故事。

1920年,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为更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带着日文和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约请日本留学归来的陈望道把它翻译成中文。陈望道躲在义乌农村的柴屋里,全身心投入翻译工作中。同年8月,第一版中文《共产党宣言》面世。余世诚把此书称为中共“第一经”。

据史料记载,尽管第一版标题将“共产党宣言”误排为“共党产宣言”,但所印的1000册很快赠售一空,在上海出现了争相传阅的热潮。

然而,曾经指导过中国革命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实物,在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

1986年,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副教授余世诚到广饶考察,县博物馆从刘集村征集的一本《共党产宣言》(封面标题误排版)吸引了他的注意,而“1920年8月出版”的字样更是让他眼前一亮:或许这就是最早的中译本。

事不宜迟。余世诚向中共中央编译局作了汇告。随后,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华东石油学院、东营市政协、广饶县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组,到刘集村召开调查会,赴济南、上海、北京访问知情人,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此书即中国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这本《共产党宣言》不是静静躺了60年的一本书,而是在血与火的历史中走来的一本革命文献。”余世诚说。

经了解,济南早期共产党员张葆臣在党内负责发行党刊,成为这本《共产党宣言》的最早收藏者。随后他转送给在济南从事革命活动的刘雨辉。刘雨辉回故乡东营广饶刘集时,带来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其中就有那本《共产党宣言》。

刘集党支部的党员们,晚上经常聚在党员刘良才家的北屋,在煤油灯下学习这本《共产党宣言》。入冬农闲时节,党支部举办农民夜校,这本书又成了刘良才等宣讲革命道理的好教材。

其后的15年里,这本《共产党宣言》经手数位革命者和党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禁书”多次转移保存在灶头、粮囤、墙壁雀眼里……

1941年1月18日夜晚,千余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刘集村,残忍杀害83位革命者和老百姓,全村500多间房屋被烧毁,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刘集惨案”。在这场惨案中,《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名保存者刘世厚本已逃出村庄,看到全村一片火海时,担心藏在屋山墙雀眼中的《共产党宣言》被烧毁,冒险潜回家里,在烈火中爬上屋山墙,救出了这本宝书。

“我想,刘集党支部的老一辈革命者,为了保存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不怕流血牺牲,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每每讲到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余世诚都会激动不已。

“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要学习《共产党宣言》;想要真正了解共产主义,就好好学习《共产党宣言》,它是很好的‘入门导师’。”余世诚在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就读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起他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兴趣,读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在研究生阶段,余世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专业,毕业后的50多年间一直在中国石油大学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余世诚喜欢用鲜活的党史故事讲授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将身边的党史故事搬上课堂,同党史相联系,同学们才爱听,老师也会更加投入”。

余世诚把《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给一代代青年学生听。他早年的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政课教师后,也在课堂上继续讲述《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那天听说我的学生都退休了,我是真的老了哦!”

“年老精神不老,信仰永放光芒!”2020级大学生董凤云是听党史课中年龄最小的,2003年出生的她一入学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她看来,“要向余爷爷学习,追随党的脚步,永远跟党走!”

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参与的青年学生尝到了“真理的味道”。“和余爷爷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与热爱的力量。”青年学生韩月阳当天更新了自己的微博,“这些故事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我们会努力将这份信仰传承下去!”

通讯员 刘积舜 王宇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在厦门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孙竞、郝孟佳、李依环、熊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

    时间:04-13
  • 全国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方案出炉

    原标题:全国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方案出炉  如今,“强基计划”已走入了第二年。2021年强基计划已于4月8日陆续启动报名,多所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也在陆续公布中。今年,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又有哪些新变化,...

    时间:04-12
  •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缺口如何弥补

    原标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缺口如何弥补不论是今年全国两会,还是前不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热议的问题。进入高...

    时间:04-12
  • 甘肃定西:大学生农民闯出新天地

    原标题:甘肃定西:大学生农民闯出新天地自从6年前选择返乡创业,32岁的定西青年张晋的干劲越来越足。这些年,他扎根家乡的黄土地,养羊、种地、搞蔬菜营销,事业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农民”。张晋出生在...

    时间:04-12
  • 安徽师大:四百多名男生自发欢送“万能阿姨”

    原标题:安徽师大:四百多名男生自发欢送“万能阿姨”宿管阿姨谢东红对858名学生的关爱,分散在365天的每一件不起眼小事里。她为同学们收被子、缝衣服、热饭菜,学生晒床单时,她会走过去,帮忙拧水。她从家里带来一...

    时间:04-09
  • 大学生创业实验室的12年助农探索

    原标题:大学生创业实验室的12年助农探索不久前,扶贫题材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热播,剧中“扶贫二代”濮泉生与都市女记者沙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让毛志斌感慨万千,“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我们团队的影子”。...

    时间:04-09
  • 教育部:高校需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

    原标题:教育部:高校需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4月7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对于及时研判就业形势、掌握...

    时间:04-08
  • 00后学生用脚步走出了一堂思政课

    原标题:00后学生用脚步走出了一堂思政课第一次站到泸定桥桥头时,刘伟杰没敢走过去。这个来自攀枝花学院材料成型专业的大二学生回忆,摇摇晃晃的泸定桥让他一下子对“大渡桥横铁索寒”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当年红军...

    时间:04-08
  • 本科生何以发现4.1亿年前“鸭吻鱼”?

    原标题:本科生何以发现4.1亿年前“鸭吻鱼”?“文瑜,我有个好奇的问题,能问下你吗?”近期,在山东科技大学女生宿舍,本科生姜文瑜就被舍友反复“盘问”——“你真的发现了4.1亿年前鸭子吻鱼了?”这是姜文瑜上了...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