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广西师范大学探索人文素质提升“新机制”

2021-12-27 13:34: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探索联通本硕一体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的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育人机制。

谈到培养目标的制定,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彦表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是本硕一体化的,既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保持联通性和发展性,又考虑到不同学科的人文素养层次,关注个体差异性,实现培养目标的个性化。

“不同阶段的课程主题各有侧重,本科阶段突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等通识课程,硕士阶段构建以哲学专题、文学专题、历史专题、艺术专题等为主的“人文专题”课程模块。”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李广海介绍。

在教学实践中,广西师范大学强调“做中学”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手脑并用,通过体验性的学习方式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参观雁山校区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还是参观甄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活动,我们都有意外的收获,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感受到《山海经》与《进化论》中的精辟论述,感悟人与自然、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妙。”学生张林海说。

据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覃泽宇介绍,学校还在教学方法上顺应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创新发展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文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构建“1+N”(一师多课堂)和“1+M+N”(一师多校多课堂)的混合式授课方式,让人文教育的课堂真正变得“鲜活”起来。

广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同样遵循本硕一体化的原则。“本科生的评价方式以汇报PPT、口语面试、展示摄影作品等为主;硕士生的评价方式以田野调查报告、小论文撰写等形式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并不是“唯结果论”,与日常学习表现挂钩,对我们来说更加客观。”学生赵一航说。

  • 相关阅读
  • “14天后再见!”送考结束,他们就地隔离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孙竞)“14天后再见!”26日下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结束,完成“送考”任务的西北工业大学教师鲁卫平、乔彩燕向大家挥手暂别。作为考务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

    时间:12-27
  • 吉林师大回应考研中途换卷:发现押题资料在网上传播

    原标题:吉林师大回应考研中途换卷:发现押题资料在网上传播  据吉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消息,2021年12月26日,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教育综合科目(科目代码333)考试前,学校发现相关人员在网...

    时间:12-27
  • 西安科技大学为校外研考生备“免费午餐”

    原标题:西安科技大学为校外研考生备“免费午餐”  校外研考生领取免费午餐后回教室就餐。 西安科技大学供图  校方准备好的午餐券。 西安科技大学供图  校外研考生领取免费午餐后回教室就餐。 ...

    时间:12-27
  • 西安战疫下的雪中考研

    原标题:西安战疫下的雪中考研  12月25日,考生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考点。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12月25日,考生在西安石油大学考点测温。赵喜军摄/光明图片  12月25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点隔...

    时间:12-27
  • 西部地区如何破解人才“马太效应”

    原标题:西部地区如何破解人才“马太效应”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在海试回收现场。资料图片  兰州大学科考队员在进行草地样方采集。资料图片   【人才强国进行时】   近日,...

    时间:12-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