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山东科技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2023-12-06 08:25: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山东科技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初冬的清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胜利煤矿里寒气袭人。员工宿舍区里,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能源学院、“惟真之光”工程师小队成员博士研究生李鑫鹏早早起床做着准备工作,赶在8点前下井安装监测仪器。

两个半月前,李鑫鹏加入学校“惟真之光”工程师小队,开启生产一线“读研”的全新体验。期间,他为矿上解决了10多项技术难题。

在山科大,像李鑫鹏一样加入工程师小队,去一线“读研”的研究生还有很多。

什么是工程师小队?“作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的山东省重点大学,学校研究生已突破一万人,其中工科生占比超过七成。通过组建研究生工程师小队,让工科学生‘组团’去工程一线解决问题,是我校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试验。”山科大校长曾庆田这样解答。

“双导师制”让学生边学边用

山科大安全学院研究生郭立典在一次煤矿下井学习时,发现工人深受粉尘的困扰,随即产生了治理矿山粉尘的想法,并向自己的学业导师聂文表达了这一意向。

聂文将郭立典和10名志同道合的学生聚拢在一起,组建了“矿井粉尘治理”工程师小队,并聘请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工程师李江涛担任产业导师。在“双导师”的指点下,小队很快完成了“新型智能除尘系统”项目,并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取一等奖。如今,该小队研发的除尘系统在20余个煤矿投入试用,为企业创造了800余万元利润。

“近年来,我们相继培育了55支研究生工程师小队,把想创新、有创意的研究生聚集起来。依托‘学业导师+企业导师’互补并举的‘双导师’育人体系,让学生在‘现场’边学边用。”山科大研究生院院长韩作振说。

“车间课堂”让知识“活”起来

“很多研究生的日常学习是在校园里学理论、写论文、做比赛,这种教学形式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山科大副校长诸葛福民介绍,该校在工程师小队中探索实施“车间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企业师资和教学资源开发,设置了100多节“车间课堂”。截至目前,工程师小队的学生每年均有在“车间课堂”实践实训的经历。

这段时间,李鑫鹏正忙着攻克一项“课题”。原来,他在胜利煤矿现场学习期间,发现工人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存在操作困难、安装精度不够等问题。

“顶板离层仪锚爪安装困难、不够牢固,安装深度不够精准,如何改进?”从现场回来后,李鑫鹏便在团队的交流会上抛出话题。没多久,他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胜利煤矿总工办公室,当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虽然从课本上不止一次见到‘顶板离层’‘围岩变形’这样的专业名词,但亲眼看到才明白这样的工艺是如何实施的。这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科研任务,而是让我对所学的专业和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鑫鹏说,在参与真实项目中,课本的知识“活”了起来。

“项目导向”让成果“实”起来

山科大自动化学院控制专业研究生张鹏,在加入“信息智能感知与交互”工程师小队之前,已取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没有走下“书架”。

该工程师小队指导教师黄梁松了解情况后,将张鹏推荐给了学校的一家合作企业。目前,张鹏研究的“多模态信息感知与共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已在沈阳新松机器人青岛分公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广泛应用。

韩作振介绍,工程师小队的研究生每年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达100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但很多成果都没有应用到生产一线。如何推动创新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是学校着力解决的一项课题。

近年来,山科大以“项目导向”为抓手,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组建一批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开展了创新项目互选、创新金点子推介、揭榜挂帅等特色活动,让工程师小队的成果落实到生产项目中,促使一个个“养在深闺”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工程师小队将工科专业研究生聚集到生产一线‘真题真做’,走出了高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山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这既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为企业行业破解生产难题,是一把培养应用创新型研究生的“金钥匙”。

(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韩洪烁 刘 松)

  • 相关阅读
  •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重新开放

    原标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重新开放  12月6日,市民进入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近日,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历经四年的馆舍修缮后面向公众重新开放。该馆于1932年作为浙...

    时间:12-07
  • 开放科学体系转型需要重视什么?

    原标题:开放科学体系转型需要重视什么?   开放科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研究模式,旨在促进科学知识共享、交流与合作,提高科学研究透明度、可重复性与效率。从开放获取到开放数据、开放方法和开放评审,...

    时间:12-07
  • 苏州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成长成才

    原标题:苏州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成长成才   新学期,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毕业生鲜孟森走进了梦想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作为2023年考研标兵,日前,他回到苏州大学,和学弟...

    时间:12-07
  • 为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原标题:为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卢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

    时间:12-07
  • 促人才队伍量质双升

    原标题:促人才队伍量质双升  谈哲敏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专章部署、统筹谋划,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有机互动的高度进一步凸显了高...

    时间:12-07
  • 用“养人”生态激活创新热情

    原标题:用“养人”生态激活创新热情  舒歌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一所...

    时间:12-07
  • 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原标题: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尤 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赋予了教育在全...

    时间:12-07
  • 校企合作推动创新果实“瓜熟蒂落”

    原标题:校企合作推动创新果实“瓜熟蒂落”12月6日,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

    时间:12-07
  • 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美育价值

    原标题: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美育价值   不久前,第十一届深圳钢琴音乐季正式落下帷幕。历时33天的音乐季,带来了钢琴大师专场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公益音乐会,本土优秀师生...

    时间:12-06
  • 院士会聚边城 弘扬科学精神

    原标题:院士会聚边城 弘扬科学精神   日前,由云南省政府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省腾冲市开幕。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100多位院士、20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500多位专家学者、...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