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陕西师范大学助力边疆教育质量提高

2024-02-21 08:3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红烛苗圃”的故事

“这里的小学生从小就明白他们是守边人的孩子,有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能够深刻体会什么是家、什么是国、什么是和平。”在距离国境线仅有400米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边境完全小学,副校长刘金奋指着教室后方远山上飘扬的国旗,向陕西师范大学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团队的14名师生介绍着边境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2023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首个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挂牌。“‘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以坚定师范生教育报国信念和提升边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为重点,旨在探索构建铸魂育人新路径、校地协同新机制、服务边疆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新载体,努力开创学校教师教育‘在西部画龙、在边疆边境点睛’的富有特色的工作格局,为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建设教育强国特别是推动西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忠军介绍。

为着力打造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品牌,2023年暑期,陕西师范大学组织首批10个学院的部分师生深入云南、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等五省(区)的10个边境县(旗),开展各类交流实践活动372场,覆盖边境地区4300余名各族学生,辐射国门学校师生8740余人次。

写好“点睛之笔”,关键在于精准有效。陕西师范大学加强顶层设计,会同当地教育部门构建了以青少年交流成长营、教师教育培训、大手拉小手现场研学为主体的“1+1+1”实践交流体系,为10个边境县(旗)的师生带去量身定制的满满干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玉麦镇库尔巴格村小学,实践团队在传统文化课堂上指导小朋友绘制“石榴情深”民族团结主题画作、练习“五步拳”“抱拳礼”传统招式、描摹书法作品等,增强文化自信。

“我学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将来我也要当一名老师回来建设家乡。”青少年交流成长营志愿者带来的虹吸现象探究、3D全息投影、电磁小火车、AI互动等有趣的科普体验,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段昌贵心中播下了探索求真的种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陕西师范大学整合多方优质资源,面向边境教师开展培训,为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陕西师范大学开展骨干教师成长发展专题培训,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题,从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听力与沟通能力以及如何使用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陕西师范大学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和点评指导,并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持续面向边境边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校(园)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示范性培训、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专项培训、国家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等项目,近三年培训边境教师978人。目前,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边境县国门学校公益教育培训项目已启动,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为重点,面向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的边境县国门学校校长,采用“理论学习4天+探究式学习3天+名校访学3天+返岗实践60天”的方式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培训。

寒假伊始,陕西师范大学又开展了百名学生党员结对百名边境国门学校学生专项实践活动,组织169名优秀学生党员与5个边境县国门学校169名小学生结成帮扶交流对子,通过搭建“红烛苗圃智慧教育学堂”云端平台,大、小学生在线上同台开展“云学习”“云游览”“云书信”等各项活动410余场次,线上课堂服务时长达760余小时。

跨越千里,触摸祖国最遥远的山海,陕西师范大学师生帮助边疆的孩子树立起心怀家国、奋发图强的信念,同时也收获了淬炼青春、砥砺前行的力量。“大手拉小手,拉起了就不会再放下。陕西师范大学将继续以积极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和多样的参与形式加入到边境地区教育事业中去,为提高边疆边境教育水平、培养更多沿边建设人才作出更大贡献。”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表示。(张哲浩 李洁 周健)

  • 相关阅读
  • 202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2月27日可查

    截图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服务将于2月27日6时开通,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

    时间:02-22
  • 立“大体系” 破“小而散”

    原标题:立“大体系” 破“小而散” 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既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针对目...

    时间:02-22
  •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原标题: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工作统筹,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把探索科技前沿同服务国...

    时间:02-22
  • 做有用的研究 去解决真问题

    原标题:做有用的研究 去解决真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其对传统的线性科技创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更多关注研究本身的...

    时间:02-22
  • 牢牢把握交叉融合“催化剂”

    原标题:牢牢把握交叉融合“催化剂” 中国医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涵盖领域也十分广泛。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高质量学术论文中,更体现在改写疾病治疗国际指南等方面。成果背后...

    时间:02-22
  • 挑战科学难题 不要急功近利

    原标题:挑战科学难题 不要急功近利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不仅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具有引领作用,还对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高水平研究型...

    时间:02-22
  • 完善创新链条 构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

    原标题:完善创新链条 构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决条件是构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全链条布局。而创新链条涉及整个学术和工业体系,无...

    时间:02-22
  • 激发人才内驱力,做“顶天立地”科研

    原标题:激发人才内驱力,做“顶天立地”科研颜 宁 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说起基础研究,人们会想起自由探索。我本人也一直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成...

    时间:02-22
  • 春风行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

    原标题:春风行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为营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良好氛围,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供需匹配,各地依托春风行动热潮,推出高校毕业生专场服务活动。据介绍...

    时间:02-22
  • 打造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专题深思)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高校办好思政课...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