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同学和老师。但是我这一年头发白了不少,眉毛也掉了一半。”王景光低下头时,偶然能看见这位80后小伙子的头发里藏着几根白发。“心里想着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心思。”
2009年暑假他第一次将自己的南京晓庄学院的校友带到了宁夏,开展以支教、调研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他和同乡学妹的努力下,于12月份将南京晓庄学院加入了宁夏盐池教育发展基金会。
“我很多方面比不上江苏的学生,但是我不仅代表我自己,我还代表我的家乡,我希望自己毕业离开学校了,也能给学校留下一笔财富。”后年,王景光就大四毕业离开学校了,他希望这两次支教后,自己的学弟学妹能够有机会去西部支教。“我作为西部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方面比不上江苏的孩子。我就想自己抓住每一次机会证明自己。我自己的方式能给学校留下特殊的记忆。如果有一天别人回忆起我,我希望和别人与众不同。”
“为什么不现在好好学习,等到将来赚很多钱的时候,再做慈善的事情呢?”记者问。
“其实很多人都这么劝我。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很好的方式。等我有钱了可以帮助更多人,但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我不帮助他们,他们就失去了读书的最好时期,有些人一生只有一次读书的机会。”
在南京晓庄学院,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王景光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成立自己的基金会,但是他向上级部门申请过,注册资金需要达到100万才可实现。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100万,但是我希望现在能帮助一个孩子是一个。”王景光几乎成为了南京晓庄的名人,在他感召下几乎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捐献爱心的活动。在大二第一学期,王景光先后举办两次爱心义卖活动。第一次是在重阳节之夜,他和两名室友,将义卖孔明灯的钱捐给了江苏海事学院一名白血病的学生。第二次义卖,那一年的圣诞节。在所得3000多元的爱心款后,他印刷了600本书籍捐献给了宁夏固原贺套小学和部分贫困学生。剩下的收入都捐给了宁夏固原市贺套村小学的孩子们。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不把握住今天,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遗憾?
精打细算一个月300元生活费
心声:“作为儿子我亏欠父母很多,每次打电话连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过得好吗’我都问不出口。”
“在江宁找这个工作不容易,如果天天坐地铁,来回4块钱,比每天吃饭还贵,晚上回家晚了还没有车。因此我狠狠心花400元买了一辆二手的摩托车,每个月的50元汽油费就是为它花的。”王景光笑着说,有时要给孩子打电话,因此话费也成了重要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