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学习的团队
刘文启本科出身,不但外语教得好,中文比外文教得更好。凡是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高雅的书香气息。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着一叠厚厚的书籍杂志,每天学生早读时间也是他的早读时间,他总是时时刻刻都在刻苦学习,并常年坚持练毛笔字,研习中国书法。
2006年刘文启去北京参加“校长论坛”,2008年暑期他又带领班子成员赴连云港参加“全国名校名师新课程改革研讨会”,2010年赴江苏洋思、上海、杭州学习外地先进的办学经验。回校后他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培训,举办专题讲座。他先后在学校举办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双语的哲学》《办学思想解谈》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既有理论见地,又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形成了教师自学之风,推动了教学实践向纵深发展,对创建科研型学校,培养学者型教师也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刘文启身为双语学校校长、商州区政协委员,处处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一次,学校对门农发行收发室有一位老人,找到刘文启说他家有几百斤萝卜,想通过校长卖给学校食堂,刘文启一听便说:“没问题,明天早上你拉来,到大门口叫我!”到第二天早上老人将萝卜拉来后,刘文启到大门口将萝卜用称一称390多斤,老人说5角钱一斤,刘文启二话没说从腰包掏出190多元钱交给老人,然后,刘文启让校办找了很多小袋子分成若干袋,让在家做饭的老师带回家吃,还将剩下的3大袋交给学生灶,一分钱也未收。有一次,刘文启买了一盆花,办公室主任看见花盆不行,从学校找了一个花盆,刘文启对办公室主任说:“一个花盆虽小,但它是集体的,我如果私自拿一个花报销,别人就能拿一个锅,做人一定要有原则。”像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已经是生活习惯了。
痴心一片终不悔,执着追求写人生。刘文启始终站在教育这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理想,放眼未来,努力把双语学校打造成政府放心、社会公认、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精品学校,为商洛的教育事业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