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跨越式办学之路纪实

通讯员 党红妮
初夏季节,走进丹南新区,高端大气、生机勃勃、现代化的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映入眼帘:操场上,一群群学生在操场上快乐的玩耍;舞蹈教室里,一组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写着、画着;课堂里,一个个老师正用各种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
商洛作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有残疾人16.7万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因贫致残,因残更贫的情况屡见不鲜。能否让先天有残障的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同一片蓝天,作为商洛市唯一一所九年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一直牵挂着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
1992年创建,2009年独立办学,2012年迁入现代化校园……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爱下,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历经20多年的发展,开创了一条“规范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跨越式办学之路,创造出无声世界的教育精彩,多次获得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和“省级示范特教学校”“助残先进集体”“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聋人篮球训练基地”“残疾人文化示范基地”以及市“标杆党支部”等28项荣誉。
高起点办特教 为了每一个残障孩子
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92年,原名商洛市聋哑学校,后更改为现名。2010年,市政府斥资4000万元在丹南新区新建了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2个教学的现代化校园。如今,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其优质的建设、壮美的雄姿矗立于丹江南岸,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吹响了号角。学校根据残障孩子的需要,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建有多功能厅、律动室、感统室、蒙氏教室、听力检测室、音乐教室、认知训练与言语矫正室、全自动录播教室、多感训练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电脑室、图书室、仪器室、以及手工、绘画、十字绣等多个专用教室,藏有图书2万余册。学校现有听障8个班,智障6个班,在校学生125人,教职工54人。
办学期间,省、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支持商洛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并多次视察学校工作;省、市多个单位、群体,多次为学校建设捐钱捐物,为残障学生捐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医疗费。“每天看到这些残障孩子在这么好的学校享受幸福和快乐,总给我们特教老师们无穷的动力。”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龙永贤说:“可以说,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重视、支持的结果。”
以人为本 精心呵护残疾孩子的梦想
“我们希望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校长龙永贤介绍说,学校一直把特色教育当作一件大事,精心组建了一批爱岗敬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他们用无私与奉献,用爱与责任编织着残障孩子的梦想。
学校坚持“至爱、孝敬、勤劳”的办学理念,以“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发展特色,打造品牌,让每个孩子都能适应社会,学会做人”为教学目标,坚持手语与口语相结合及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批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社会劳动者。
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来自商洛六县一区的听障、智障孩子,学校均采用陪读、走读和寄宿的模式,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孩子除个别走读外,绝大部分均为寄宿学生,由于听力和智力的残缺,他们不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与交往,不能完全照顾自己,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学习都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残障孩子,总是身兼数职:是老师,传道受业,教会学生做人;是妈妈,感情陪护,抚慰懵懂心灵;是医生,望闻问切,守护病床前不离不弃……
-
本报讯 (陈肃静)今年高考前后,镇安中学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离校的诺言,用自己的言行为学弟学妹们上好最后一节德育课。
高考前夕,镇安中学组织2016届高三学子举行了“成人典礼毕业季 试走人生象征...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