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南农学生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2018-09-27 08:56:00

来源:南京日报

原标题:南农学生10天治理荒漠30余亩

  南农学生们在阿拉善荒漠播种固沙植物。 本报通讯员 楠农轩摄

  日均徒步10公里采集标本、采摘白刺种子约200斤、铺设灌溉水管6000平方米……记者近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草业学院“走进生态治理,筑梦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队暑期走进内蒙阿拉善荒漠,10天时间共治理荒漠30余亩,并带回了70个草木样本。

  阿拉善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大沙多,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率低。老师们将20人的实践团队分为播种组和栽培组,播种组的任务是开垦荒漠土地,播种混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冰草、天人菊、二色补血草等多种沙漠植物的种子;栽培组的任务是栽植生命力极强的沙漠植物景天。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熟练,种子经常扎到手,混播的种子不均匀,铲出的土沟不直,移栽的景天没有把茎部折短等等,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才逐渐掌握技巧,克服了困难。”辅导员董宝莹说,对于农业大学的学生,播种、栽培是最基本的活,同学们原本认为极简单,亲自动手后才发现,在沙漠里做这些并不容易。

  白刺根系发达,称为“沙漠中的葡萄”,果实可以入药,防风固沙作用极好。为了实现植株扩繁,进行温室育苗,实践团在4天时间里共采摘白刺种子约200斤;种植好的草木需要灌溉,学生们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灌溉水管的拆卸与铺设,覆盖面积共计6000平方米,可以灌溉约10亩的混播花系;沙漠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在温室装填了7000余份营养杯,给予种子相对稳定的环境,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和治理效率……

  董宝莹介绍,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还采集了70个草木标本,包括梭梭、沙拐枣、花棒等20余种植物。“采集样本可以对阿拉善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个大致的评估,同时也可以制作成植物标本,作为学院对内蒙古草地科植研究的范本。”她介绍,为了采摘标本,实践团成员在乌兰布和沙漠每日平均行走10公里,经历了很多以前从未遭遇过的场景,“有一次,一支小队伍差不多5个人,在外出采集样本时遇到了很大的沙尘暴,可以吹碎玻璃的那种大风,我们呆在室内都非常害怕,幸运的是,出去的成员并未走太远,虽然被吹得灰头土脸,但最终安然无恙回来了。当地地面温度高达40多℃,为了防止晒伤,必须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很多同学都中了暑。”(谈洁 薛星怡)

  • 相关阅读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学联盟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倡议发起的世界能源领域高校合作组织——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宣告成立。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的28所能源领域高校共同签署了...

    时间:09-27
  • 多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齐聚中石大 达成“蟒山共识”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时代·新挑战·双一流”为主题,围绕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教育实践创新、一流工程...

    时间:09-27
  • “希望家乡因我的努力而改变”(返乡创业 带动一方)

    程鹏程口才好,讲课有一套。9月20日,在河南汤阴县创新大厦,他说服几十名农村妇女当月嫂。 “用不用办证?”一位大姐问。 “国家取消母婴护理师证,就是降低门槛,扩大就业。”程鹏程回应。...

    时间:09-27
  • 天津科技大学:传承是文化育人最生动教材

    “这是我们自己的电视剧,简直太酷了!”日前,一部由天津科技大学师生原创的思政教育连续剧《正青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4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荧屏上,8位主人公“正青春、共成长”的欢笑与泪水...

    时间:09-27
  • 院士南邮设立教育基金 支持人工智能科研

    原标题:院士南邮设立教育基金    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上周揭牌。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资深专家、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薛禹胜教授受聘该校,并一...

    时间:09-27
  • 改革,从推倒实验室的“墙”开始

    ■教改风景线 关注本科教学改革 湖南农大推动实验室教学资源共享,引领学生尽早走进田野—— 改革,从推倒实验室的“墙”开始 在实验室里用一周时间观察小麦从种子到胚芽的生长全过程;在...

    时间:09-27
  • 西部高校长江学者不能“跳”到东部

    原标题:西部高校长江学者不能“跳”到东部    东部高校的长江学者可以应聘到西部高校,但是西部高校的长江学者不得应聘到东部高校。教育部近日发布《“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原先的相...

    时间:09-27
  • 新招十名辅导员,一年过后剩三人 辅导员:高校里最尴尬的“老师”?

    在高校里,他们是“保姆”,牵挂学生的身心与生活;他们是“万金油”,帮助学生求解日常遭遇的方方面面难题;他们被叫作“老师”,但许多人无法登上讲台,身份“尴尬”。他们就是高校里的辅导员,...

    时间:09-27
  • 硕士优秀生源争夺激烈 招办老师连夜守电脑

    原标题:招办老师连夜守着电脑“抢”学生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预报名已于24日启动。记者发现,在初步确定的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不少“双一流”建设高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有所...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