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印巴克什米尔地区高度敏感 西方借此制衡印巴中

2010-06-02 20:03:18

来源:环球时报

资料图:正在作战的印度军人
资料图:正在作战的印度军人

  本报赴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邱永峥 郝洲

  “除朝鲜半岛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实控线堪称当今世界最敏感的军事对峙区了!”巴控克什米尔查科蒂段最高指挥官马扎尔中校忧心忡忡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有两次由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直接引起,自从1949年划定这条实控线起,这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对峙区,现在这里仍有25万以上的印军与10多万巴军“枪对枪,面对面”。印度总理辛格上周一明确宣布,把赶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与宿敌巴基斯坦达成和平作为其第二任期内的两大目标,但许多分析认为,与前一个目标相比,第二个更是不可能的任务。陪同记者采访的巴陆军少校伊斯蒂克说,“现在实控线两边擦枪走火的现象随时有触发战争的可能。”

  走进克什米尔“死亡之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军队沿着长约1126公里的实控线不时发生交火,造成官兵和平民的大量伤亡与财产损失。”陪同《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巴基斯坦陆军少校伊斯蒂克.艾哈迈德.汗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段实控线位于杰卢姆河谷地的一侧,它一面倚山,一面临水,很长一段处于印军炮火射程之内和狙击手的精确锁定之下,所以被称为‘死亡之路’!”

  伊斯蒂克少校的话并非耸人听闻,就在《环球时报》记者抵达克什米尔实控线巴方一侧前72小时,印巴军队在实控线巴托尔段激烈交火,一名巴军士兵被打死。“实控线是克什米尔地区及整个印巴关系的晴雨表,”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尔议会议长古拉姆.卡迪尔对记者坦言,“它能敏感反映出双方的紧张程度。”

  最近几天,克什米尔的局势不断升温:在印控克什米尔,数千克什米尔人29日与印度军警发生冲突,这次冲突造成至少8人受伤。冲突的原因是印军以“巴基斯坦武装分子越境渗透”为由枪杀了3名克什米尔青年。而据当地媒体称,这是印度士兵为获勋章找的理由。当地原本亲印度中央政府的克什米尔人民民主党领袖穆菲.穆罕默德.赛义德也称,从去年起,在实控线附近类似的“狙杀越境渗透者”的数字骤然攀升。他说:“3名克什米尔青年以及以前一些人类似的命运说明,驻克什米尔印军中有人为获提升和勋章而进行蓄意的大规模谋杀!”

  克什米尔的最新局势让印度领导人忧心忡忡: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5月29日访问印控克什米尔,以求“解决”克什米尔暴力冲突和促进克什米尔地区的发展。然而,消息刚一发布,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分裂运动”领导人下令所有商业、教育、政府机构集体罢市、罢工,导致公共运输全部中断。迫于巨大的压力,索尼娅.甘地最后取消了对克什米尔山谷的访问,仅造访了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出于同样的担心,印度总理辛格也决定6月7日访问斯利那加。这是他在8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视察克什米尔。

  “我们正密切监视着实控线印方的动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将领告诉记者,“每当印控克什米尔局势紧张时,实控线往往会变得分外敏感。”伊斯兰堡的克什米尔问题专家马克东则说,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需要印度首先迈出“真诚的一步”,如果克什米尔问题不解决的话,印巴之间的全面关系很难步入正常轨道。

  差点触发克什米尔印巴争端

  如果不是巴军特别批准,要从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前往实控线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在3个半小时的行程中,军警哨卡林立,过往行人和车辆一律接受盘查,就连带《环球时报》记者前往实控线的巴军巡逻车上的指挥官也要出示军官证和特别通行证。

  在巴控克什米尔与印控克什米尔之间,2005年开通的长途汽车是唯一的正常交通渠道。巴控区查科蒂.乌里汽车站站长米尔.巴希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周四发一趟客车。这是第162次开往印控区的客车。”据站长称,总计约1万巴基斯坦人从巴控区前往印控区,而从对方进入巴控区的人数是7000人。“虽说双方对出入人员审核很严苛,往来的人都得申请特别通行证,手续办起来也极其繁杂,但这毕竟为分离58年的克什米尔家庭提供了一个团聚的机会。”巴希尔感慨地说。

  从查科蒂长途汽车站到印巴实控线只有20分钟的车程,但这已是绝对的军事禁区了:来来往往的只有军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路边的灌木丛中、河畔的巨石下不时闪过隐蔽的碉堡。登上查科蒂的巴军哨卡,借着20倍的观测镜,可以清晰地看见对岸印军哨兵脸上的表情,以及冲着巴方的机枪枪口。

  印军显然也很快发现了我们这两名“不速之客”,并且迅速将监视与摄像设备对准记者。当记者打算拍下客车过境的图片时,意外发生了:印方拒绝开关。巴控克什米尔查科蒂段最高指挥官马扎尔中校称,印方是对突如其来的两名外国记者心存疑虑,所以拒绝开关放行。他后来告诉记者,当记者一行离开后不久,印方才开关放行!“这就是实控线的敏感之处,”伊斯蒂克少校说:“印度方面不知道你们为何而来,所以他们表现得出奇的敏感。”

  实控线两侧任何“异常”的事情都会触碰双方敏感的神经。巴基斯坦《民族报》5月29日报道称,印度有5000多名间谍在巴境内活动,其中不少人隐藏在巴控克什米尔,而同一天印度媒体也称,印度反间谍机构逮捕了一只巴基斯坦的“间谍鸽子”。印度怀疑这只从巴控克什米尔飞过来的鸽子携有“发射装置”。

  鉴于实控线的敏感性,为防擦枪走火引发第四次印巴战争,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进驻巴控克什米尔的巴希德兵营。《环球时报》记者在查科蒂哨卡遇上了两位执行任务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不过,印度政府拒绝接受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也不承认在巴控克什米尔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印度坚持认为,整个克什米尔都是印度的。

  超级敏感的实控线

  马扎尔中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双方在实控线附近屯兵之多,对峙之紧张是外人很难想像的。”据称,印军在印控克什米尔部署了25万到50万的军队,其中在斯利那加驻军最多,驻军人数几乎是当地人口的3倍。设在新德里的印度空军西部司令部所辖的16个飞行联队、2个导弹联队也负责克什米尔的空防作战。“2009年,印度空军6架最新型的苏-30MKI战机调驻克什米尔。”马扎尔中校表示,“这并非全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印度边境保安部队也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巴控克什米尔驻军的一位高级军官告诉记者,为了对付巴基斯坦驻军和抗衡中国西藏地区“军事力量的增强”,印度计划在2012年前修建73条公路。其中14条公路集中在印控克什米尔。对此,巴军现在的压力很大。马扎尔中校坦言:“现在有一半的巴军被调往西线参加反恐战争,如果没有出色的轮调机制以及备战能力,那么我们在克什米尔面临的问题会很大。”马扎尔中校直言不讳地说,巴基斯坦做好两线战争的准备“不可或缺”!

  印巴双方曾为克什米尔争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历史上曾经发生三次印巴战争有两次由克什米尔争端直接引起。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决定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决议,并划定实控线。是否执行联合国决议和如何解决“公决”问题,一直是印巴争论的主要焦点。对于克什米尔问题和未来的印巴关系,古拉姆.卡迪尔议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巴双方都意识到,克什米尔问题不可能通过战争和武力来解决,所以他个人认为印巴不会因克什米尔问题再度爆发大规模战争。

  巴军方对克什米尔的前途却不那么乐观。陪同记者采访的伊斯蒂克少校不无担忧地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在漫长的实控线上,印巴军队部署距离不到30米,双方军人神经紧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枪战炮战。如果不克制的话,就可能触发全面战争。”

  大国制衡的一枚棋子

  “克什米尔问题难解决,这远不只是印巴两国的问题。”巴基斯坦一名将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它还是一些区域外大国制衡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一枚棋子。每当印巴或者中印关系有改善的时候,克什米尔问题总会‘巧妙’地浮出水面,成为横在中间的一道高坎!”

  近两天,美英频频就克什米尔问题表态。5月28日,负责南亚中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在印度举行的特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还不是印巴讨论克什米尔问题“最合适的时候”。布莱克话锋一转表示,美国不会限制印度在直接训练阿富汗国民军方面所做的努力。当有记者问怎么看巴基斯坦反对印度这么做时,他回答说:“印度在阿战后基础设施重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欢迎印度提供的援助,还会继续支持印度那么做。”29日,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理查德.斯塔奇前往印控克什米尔“评估局势”。他表示:“我们是来评估局势的,我们希望有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克什米尔。”对此,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尔议会议长古拉姆.卡迪尔说,“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光靠印巴两国自己来谈不现实,但现在美国对此采取回避态度,英国是克什米尔问题的制造者,也不愿扮演调解的角色,所以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一个有地区影响力的大国’居中协调。”

  “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愿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因为这可以一箭三雕。”巴基斯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将军表示,“它可以同时制约印巴中三个在亚洲有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对于这些西方大国来说,沿用殖民时代的分化战略,实现其在南亚利益的最大化是老套路。”

  (《环球时报》2010年05月31日 第07版)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相关阅读
  • 美国媒体称对美安全构成最大网络威胁来自中国

    文章称中国拥有发展最为迅速、最为积极的网络战策略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5月31日文章】题:全面努力,应对全球威胁(作者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前主席拉里·沃策尔...

    时间:06-02
  • 汉和称越南引进先进S-300导弹威慑中国南部空域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6月号文章】题:越军S300PMU1体现攻势防空(作者平可夫)  越南防空军自从2003年进口装备两个营(16部发射器)的S300PMUl远程地对空导弹之后。其远...

    时间:06-02
  • 美军F-35战机成本高昂每架接近1.5亿美元(图)

    目前F-35项目已经进入编队试飞阶段   【美国环球战略网5月30日文章】题:什么是真实的F-35?  美国空军和海军在F-35战斗机的运行花费上产生重大分歧。基本情况是:目前,配...

    时间:06-02
  • 朝媒体谴责美韩致半岛局势紧张 朝做好战斗准备

      新华网平壤6月1日电 (记者 姚西蒙 赵展)朝鲜《劳动新闻》1日发表评论,谴责美韩的反朝行为使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称美韩应对半岛无核化进程受阻承担全部责任。  这篇题为《美国要...

    时间:06-02
  • 伊朗军队越界进入伊拉克北部设数个军事据点

    资料图:伊朗部队演练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   新华网巴格达6月1日电 (记者 宋聃 徐俨俨)据此间媒体1日报道,伊朗军队当天越过边界进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目前原因尚不清...

    时间:06-02
  • 美军装备EC-130心理战飞机战时可瓦解敌军意志

    资料图:美军EC-130特种电子战飞机   本报特约撰稿 森堡  近10年来,美军在海外战场取得的一系列战果令人印象深刻,其中除了雄厚军力和先进装备外,还与另一个稍显低调的利...

    时间:06-02
  • 媒体称美在中东霸权减退 俄罗斯土耳其趁机介入

    资料图:美军士兵在伊拉克执行任务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据英国《卫报》5月31日报道,俄罗斯最近与叙利亚签订军火交易使外界担心中东地区将出现新的冷战。但中东局势已...

    时间:06-02
  • 美新战略报告未提先发制人称注重评估战争风险

      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 赵传衡  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上任以来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简称《战略报告》)。与前任相比,奥巴马摒弃了布什所坚持的“单边主义”,而...

    时间:06-02
  • 空客参加2010柏林航展 A400M运输机将首次亮相

    A400M运输机 A400M运输机 A380飞跃阿尔卑斯山   新浪航空讯 2010年6月2日 空中客车公司将在定于2010年6月8日至13日在位于柏林南部的舍内费尔德机场举行的2010年柏林...

    时间:06-02
  • 内贾德称伊朗获以军拟大规模袭击加沙准确情报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外电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1日表示,伊朗收到以色列计划向加沙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准确情报。  内贾德在伊朗西部城市伊拉姆发表公共演说时称:“我们收到准确...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