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拉克战争老兵克里斯蒂安·埃利斯从战场回来之后,备受战争创伤困扰,4次自杀,发现只有忘我地演唱歌剧,才能使内心获得抚慰。
与埃利斯经历相关的歌剧《费卢杰》7月2日正式公开演出。据信这是首部描述伊拉克战争的歌剧,它将让观众真实体验战争的残酷。
伤难平
美联社2日一篇文章讲述了埃利斯与歌剧《费卢杰》的故事。
埃利斯现年29岁,伊拉克战争占据他20多岁青春的大部分时光。2004年,他是首批在伊拉克战略重镇费卢杰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这是被认为是伊战最血腥的时期。
在伊拉克,他目睹过亲密战友被炸飞,自己因背部遭路边炸弹炸伤而被送回国。回国后,他在胸前和手臂上刺上数十个锯齿状闪电图案的文身,纪念自己在战争中失去的33名战友。
离开海军陆战队,埃利斯艰难寻找工作或建立人际关系。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曾因袭击被捕,时而无家可归,房东去年发现他在租住的公寓内不省人事。这是他第四次试图自杀,吞食了大量安眠药。
此后,埃利斯搬到丹佛市,重新开始生活。他与几名伊战老兵给一家酒吧当保安度日。他说,自己经常感到焦虑不安。
唱疗伤
一些老兵通过电影、书籍、音乐演奏、说唱等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宣泄痛苦、抚慰自己所受的创伤。
参加伊战前,埃利斯是一名受过训练的古典音乐歌手。从战场返回后,他发现,打扫房间时唱歌,能让他寻回些许平静。
“当我唱歌的时候,我真的忘记恐惧,忘记负罪感、遗憾、痛苦、背叛和挣扎,”埃利斯说,“许多次,我一直唱到唱不动,因为我太投入了。”
在一所专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老兵设置的疗养所,埃利斯遇到慈善家查尔斯·安嫩伯格。
安嫩伯格为埃利斯以歌剧疗伤的事情受到触动。安嫩伯格基金会下属慈善媒体机构“探索”设立一个项目,创作描述伊拉克战争的室内歌剧《费卢杰》。埃利斯提供自己的真实经历,帮助剧作家创作剧本。
创歌剧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城市歌剧团以及一名剧作家、一名作曲家、9名演员和11名乐队成员的帮助下,歌剧《费卢杰》进入创作和排演。
创作歌剧并非一帆风顺,埃利斯告诉一些战友,一家歌剧团正在撰写关于费卢杰的剧本,有些战友就不再和他说话。埃利斯说,尽管保证为他们保守秘密,这些人仍担心会泄漏一些事情。
《费卢杰》中多位人物的名字取材自埃利斯的战友,包括一名因头部中弹在他面前死去的最好朋友。排练过程中,他几次因为听到遇难战友的名字承受不住,被迫离开排练场地。
歌剧创作过程中,埃利斯没有在温哥华的排练场演唱,但他多次前往温哥华,确保歌剧能够展现美军陆战队员的原貌。
埃利斯最痛苦的回忆之一是关于一名伊拉克少年。这名男孩叫维萨姆,总是满脸笑容,他经常向美军士兵兜售走私光盘。虽然语言不通,维萨姆通过手势和埃利斯沟通,俩人成为朋友,他在埃利斯的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但埃利斯总也念不对。从某天起,这个男孩消失了,埃利斯得知,维萨姆被反美武装人员当做通敌间谍杀死。
这段经历之后,埃利斯对中东血统人产生仇视心理。创作剧本之初,埃利斯对与纽约女剧作家希瑟·拉福合作有些勉强,因为拉福有伊拉克亲人。但在合作过程中,俩人成为朋友。埃利斯说,拉福的视角令剧本平衡。整部剧共有9个人物,其中包括3名伊拉克人和6名美国人。
作曲家托宾·斯托克斯特地为歌剧的乐曲中融入伊拉克传统音乐因素,用于展现双方均受到痛苦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