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于2012年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方针”正面临新的考验:朝鲜危机加剧,中东乱局升级……不过,种种迹象显示,美国“新军事战略”调整的核心仍是将重心转向亚太,同时用“软实力”和“巧实力”辅助军事“硬实力”发挥作用。细究其中门道,便可发现其奥妙在于“少花钱,多办事”,用“更经济”的方式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
“战略三叉戟”直指亚太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二个任期开始之初,就再度重申自己是一位“太平洋总统”,换句话说,就是他要促使经济衰退的美国与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融合,从中获得增长动力,保住“现代罗马帝国”的基石。
观察家们注意到,“新军事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服从于美国的整体亚太战略,后者犹如古希腊海神波塞冬手里的“三叉戟”,通过集成美国在外交、经贸、军事三大领域的能力,以分进合击的态势,把控亚太区域:
外交上,白宫加强了参与亚太区域多边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区域论坛、香格里拉安全对话等)的力度,树立“美国仍是老大”的形象。此外,美国还主动改善与越南、缅甸等过去遭受制裁和疏远的国家的关系,阻止地缘竞争对手“捷足先登”。
经贸上,奥巴马提出加强对外出口,扭转贸易逆差,不仅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贸组织活动,而且倡议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自由贸易区。
军事上,发展“空海一体战”,反制一些亚太新兴国家的所谓“反介入/区域隔离”作战能力,维持美国几十年来独霸西太平洋的态势。
美国“新军事战略方针”就是上述“三叉戟”中的军事层面,不但为美军调整全球部署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空海一体战”提供政策支持。
“主动收缩”避开“内战”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新军事战略方针”是美国打了十余年反恐战争后的必然检讨,也是面对未来安全挑战的全面调整。其要点包括:由“地面接触战争”向“海空非接触作战”转移;军事部署重心向亚太移转;军力部署从固定部署向机动弹性转移;由军事盟邦协助分担防务等。从表面上看,它是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公告”,但透视这份文件的背后,却是美国内部政治对抗的产物,“美国内战”才是新方针出笼的根本原因。
首先,“新军事战略方针”是美国军方与总统间的“关系重建宣言”。
尽管美国军方历来保持“行政中立”,不参与任何政党的活动,但军队高层多数都倾向支持保守的共和党,原因很简单,美军总能在共和党时期获得丰厚的拨款。据美国国会知情人士透露,民主党出身的奥巴马本身并不喜欢与军人打交道,在第一个任期里,双方互动并不流畅,而且军方感到在重大国际事务决策上,影响力远不如国务院甚至中情局,因此希望在重大问题上能获得“发声”的权利。在“新军事战略方针”修订过程中,五角大楼主动向白宫示好,服从奥巴马“向亚太寻机会”的总战略,提出将主要军事力量向亚太集结的新路线。
其次,美国军方不愿成为国内两党恶斗的牺牲品。
近年来,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大幅削减政府支出已成必然,预算庞大的五角大楼无疑会成为政客们攻讦的目标。“新军事战略方针”虽然出台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军费削减,但五角大楼也达到了“阻止进一步预算失血”的目的。由于预算大幅削减,政客与军方利益集团已没有“拆东墙,补西墙”的空间,必须着手彻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