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美空军未来建设瞄准“敌无我有”

2019-04-26 08:24: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美国空军认为,2035年前后空军的核心任务将演变为多域指挥、自适应作战控制、全球一体化监视情报与侦察、快速全球机动和全球精确打击。最新发布的《美国空军科学与技术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对如何更好履行上述核心任务作出具体阐述。结合近期美军高层演讲等信息,可以对美空军未来发展方向有进一步了解。

突破性技术提供驱动力

《战略》在前言中称,未来美空军必须拥有无可比拟的行动速度、感知能力、复杂力量控制能力和使用能力。这些能力的生成建立在技术突破基础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就是驱动军力提升的倍增器。每当取得突破性技术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的军事实力就会大幅提升。这一点,将来也不会改变”。

在阐述如何将突破性技术应用于空军未来建设时,《战略》认为,关键在于应用速度,“这里所称的‘应用速度’,并非像赛跑一样与对手展开竞争,不是对手跑向哪里,我们也要跑向哪里。空军科学与技术部门应预判对手难以到达之处,并确保美空军首先到达,即利用技术优势,实现‘敌无我有’策略。同时,不必为对手在某一领域的成绩感到紧张,而应扬长避短,依靠特有技术和速度,在其他领域建立他人难以超越的优势,从而夺回战略主动权”。

为更好发挥技术优势,《战略》要求,美空军首先要改革领导和管理科学与技术的方式,并任命一名首席技术官来推进这项改革。此人将在空军总部拥有极大话语权,主要指导战略性科学与技术决策,并在全空军范围内确定、协调各项活动的优先顺序,帮助空军将科技能力转化为新的颠覆性作战能力。

其次,要深化拓展科学与技术工作组织形式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招聘人才,创建更完备、更广泛、更专业的空军人才库,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调动所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要与空军之外的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空军的创新和技术转化能力。

美空军首席科学家理查德·约瑟夫表示,美空军制定《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所有人改变思维方式,帮助参与者将自身想法从“可能”提升至“可以”。更重要的是,《战略》要求美空军科技和作战部门共同努力,以混淆、扰乱对手。

重点锁定“先锋”项目

美空军部长希瑟·威尔逊在向记者讲解《战略》时称,美空军未来将重点关注和发展5项战略能力,即所谓的“先锋”项目。5项战略能力包括全球持久感知,可靠的信息共享,快速且有效的决策生成,破坏力和杀伤力的速度与范围,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与规模。

“全球持久感知”能力要求空军在传统的情报、侦察与监视平台之外,建立可融合的分布式低成本传感器网络,依靠数量优势确保信息情报的获取和传递。威尔逊说:“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只依靠昂贵的U-2侦察机、导弹预警卫星、MQ-9无人机等传统侦察平台,而是更多启用由低成本小卫星组成的侦察网络,并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原始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分析,从而在降低感知成本同时提高精确性。”她还透露,要想拥有全球持久感知能力,美空军需在新型感知和探测装备与技术领域投入巨资,研发诸如先进激光和多基雷达、多频谱感知和量子探测等设备,以及制造这些设备的光学和微电子等材料。

“可靠的信息共享”能力要求空军搭建专属且灵活性和生存能力更高的战场信息网络,可靠的软件、中继卫星、高级解码系统、导航与计时系统等都是该网络的组成部分,“它将是一个具备实时频谱感知能力的敏捷系统,一旦感知入侵威胁便会自动重新配置。在未来冲突中,战场网络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因此,需建立一个超越现有无线技术的可靠网络”。

“快速且有效的决策生成”能力要求空军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预测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美空军参谋长戴夫·戈德费恩曾表示,未来空军只有借助上述技术,才能迅速将正确信息传递给决策者,以确保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决定。

“破坏力和杀伤力的速度与范围”,指的是空军应更多研发具备更快速度、更远射程的武器系统,比如高超音速武器、低成本巡航导弹及其他制导弹药、微波和激光能武器、超燃冲压发动机系统、网络战争工具等,以便在未来冲突中有更多选择。

“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规模”,指的是军用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研发。《战略》指出,未来空军仍需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采购无人机和其他军用机器人系统,并通过可靠的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将其汇聚成规模庞大的作战群,同时建立实时多域指挥与控制体系,将无人作战群的不可预测性降至最低。

威尔逊表示,为确保五大战略能力建设,美空军将制定多种激励措施,其中最直接的是将20%的科学与技术研发预算(约5.6亿美元)划拨给“先锋”项目,以推动新兴武器系统和作战概念发展。

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威尔逊在空军协会论坛上发表《我们需要的空军》演讲时指出,未来美空军将扩大军种规模——从现有312个中队增至386个。据介绍,美空军将集中力量扩充长期处于一线的作战中队和保障中队规模,比如,增加5个轰炸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2个侦察中队和14个加油机中队。美空军高层承认,尽管这一扩军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必须持续推动,因为这是“军种职责所在”。

此外,美空军还将依托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联合作战能力。美国职业战士网站刊登评论员文章称,信息如同神经纤维,跨越维度将各军兵种紧紧联结在一起。这样的联合作战,未来将延伸至网络空间、电磁空间和太空,使得空军与其他军兵种共同组成一个能够相互补充的作战网络。退役美空军中将戴维·德普图拉称,只有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分布式、多维度、跨军种联合作战网络,才能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李赐)

  • 相关阅读
  • 俄编织防空网严守北方海航道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冰盖开始融化,曾经整体条件恶劣的北方海航道展现出较高通航价值。据俄《消息报》报道,俄国防部人士透露说,未来欧亚地区一半货物可能经此运输,为保卫这条至关重要的海...

    时间:04-26
  • 诺基亚:百年名企的“军工印记”

    士兵在使用TRG-42狙击步枪。叶津华 提供 “70后”“80后”,谁的青春没有一部诺基亚手机?虽然芬兰孕育了诺基亚品牌,但在中国,诺基亚的名气却远远超过芬兰。很多人的第一部手机便是诺基亚...

    时间:04-26
  • F-21:似是而非的F-16

    美国洛马公司公布的F-21战机效果图 F-16战机 前不久,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印度班加罗尔航展上展出了一款F-21战斗机模型,引起一定的关注。 面对这个似曾相识的编号和酷似F-16外...

    时间:04-26
  • 兵器控

    可靠的“战友” “平台-M”作战机器人 机器人逼近敌方工事吸引火力,引导火炮向敌暴露火力点实施打击,步兵迅速跟进清剿残敌……这并非科幻剧情,而是叙利亚战场上发生的真实一幕。...

    时间:04-26
  • 战地影像器材:功用各异的另类“武器”

    图①:捷尼特F-21相机;图②:Robot相机;图③:哈苏航空相机;图④:I型徕卡相机;图⑤:NASA 尼康D5相机;图⑥:柯达口袋相机。唐俊 作 前不久,一组美国陆军第982空降战术摄影连的照片在...

    时间:04-26
  • 魏凤和出席第八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

    第八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23日至25日召开,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出席并作大会发言。 魏凤和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各国应坚持多边主义、公平正义、...

    时间:04-26
  • 青岛舰艇开放日 记者带你观察日印神盾舰细节

      引导参观人群的日本“凉月”号舰员 郭媛丹 摄   为庆祝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的多国海军活动可谓好戏连台。23日进行的海上阅兵刚刚落幕,24日就迎来了参加阅兵的中外战舰的公众开放日活...

    时间:04-25
  • 聊聊名字背后的那些事儿

      近来,俄罗斯频频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示“肌肉”——“锆石”“匕首”“波塞冬”“海燕”“佩列斯韦特”等“超级武器”频频亮相。这些“高大上”的武器不仅令人眼花缭乱,也使人不禁好...

    时间:04-25
  • 俄军开拓人工智能“新边疆”

    俄罗斯战斗机器人系统。军报资料图片 日前,俄罗斯总统网站公布文件称,俄将于今年6月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其中,军用人工智能得到特别关注。俄罗斯近年来研制的多种无人武器装备时...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