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俄军开拓人工智能“新边疆”

2019-04-25 08:16:00

来源:解放军报

俄罗斯战斗机器人系统。军报资料图片

日前,俄罗斯总统网站公布文件称,俄将于今年6月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其中,军用人工智能得到特别关注。俄罗斯近年来研制的多种无人武器装备时常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特别是,在俄总统普京发表声明称“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谁就可能主宰世界”之后,俄不断加快将人工智能系统与无人机、导弹等相结合的步伐,俄军迎来“智能化战争”时代。

奋起直追,争夺战略“制高点”

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军用人工智能的研究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各军事强国都把军用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积极争夺在该领域的战略“制高点”。美军推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认为,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变革风暴正在来临。当前,美国在人工智能等军事技术领域拥有优势地位,俄罗斯则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处于下风。为扭转这种不利的局势,俄罗斯奋起直追,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重要地位,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以期实现“弯道超车”。

在这种背景下,军用人工智能快速涌入俄方视野。从2014年俄国防部制定2025年前俄军无人系统装备计划,到2016年召开“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机器人化”军事科学会议,再到2018年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俄罗斯已将人工智能视为国家间战略竞争的重要领域。俄国防部还牵头发布了“人工智能十点计划”,对未来俄罗斯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以及各部门、各机构的协调分工作出了指导性安排。

多点开花,重视“军用机器人”

俄罗斯的军用人工智能主要由国防部负责研发,国家支持力度大,体现出政府主导、军用为先的特点。在国防部和国内工业的全面支持下,俄罗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等无人军事平台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具体来看,俄罗斯军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军用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俄防务领域优先发展方向。俄罗斯自主研发的陆战机器人主要是无人驾驶的履带装甲车,小到1吨重、大到约14吨重,可在遥控下完成巡逻、侦察、追踪、阻截、攻击等任务。此外,俄军还有形似军犬、快速奔跑的机器人可供火线运输弹药给养,还有铲车式机器人可将战场上的伤员用铲斗送回后方。在2015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战斗中,俄军就动用了战斗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参与作战。

无人潜航器正在成为俄罗斯战略威慑的关键力量。无人潜航器可组团侦察水面下及海底环境,观测可疑物并用炸弹摧毁敌目标。其中,“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的功能最为强大。“波塞冬”可携带200万吨当量的核战斗部,足以摧毁大型沿海城市、海军基地和其他设施。2018年,俄海军开始对“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进行水下测试。此外,俄罗斯海军也将装备“自主学习”雷场系统,这种高技术弹药能依靠噪音、磁场等“特征”来识别舰艇、潜艇甚至气垫船。

在防空和反导防御系统中推广人工智能。目前,俄电子战部队、防空兵和俄空天军下属航空兵等武装部队均配备了先进的自动指挥系统,可将各种渠道获取的情报汇总后,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整理分析,自动提出战术建议供指挥员决断。而且,俄罗斯部分导弹已装有人工智能设备,在导弹飞向预定目标时,若人工智能设备在途中甄别出价值更大的目标,导弹可自动转向攻击后者。此外,俄军“树冠”太空目标监视雷达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已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未来发展,挑战重重变数多

近年来,俄罗斯在军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有“后来居上”之架势。但受研发资金不足、道德质疑以及美国在该领域的主导权竞争等因素掣肘,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随着新技术军事化步伐的加快,各国或将加剧智能化军备竞赛。

资金掣肘限制俄罗斯挑战全球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能力。俄罗斯的人工智能计划旨在2025年时实现30%的军事力量的远程控制以及全自动化的机器人平台,这意味着俄罗斯需要为军用人工智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但受国防研究资金潜在不足的影响,俄军大力发展军用人工智能的雄心或将受挫。例如,备受关注的“时代”无人战车虽已成型,却无法成规模投产。

俄罗斯将面临来自美国等国家的竞争。美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美国国防部曾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战争不可避免,美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加速人工智能战争科技的开发工作。美军计划2035年前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战体系,对主要对手形成新的军事“代差”,到2050年前美军的作战平台、信息系统、指挥控制全面实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实现真正的“机器人战争”。面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和高强度投入,俄罗斯虽也在开发多个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项目,但不可避免将受到美方的“打压”。

俄罗斯还将面临机器系统参与军事行动伦理层面的质疑。军用机器人有能力执行更困难的任务,但冰冷机器无法权衡道德后果。机器智能目前仍有许多弱点,神经网络容易受到网络的欺骗攻击(发送虚假数据),使其相信一个图像是另一个图像,甚至会错误地攻击平民。因此,机器人的滥用,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今天的机器智能是脆弱的,缺乏人类智能的稳健性和灵活性。毕竟,战争中的许多决定没有简单的答案,需要进行权衡,但机器无法衡量人类的生命价值。正如俄国内反对人士所指出,让机器人负责人类的生命是不合理的。(庄林 王树财)

  • 相关阅读
  • 俄编织防空网严守北方海航道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冰盖开始融化,曾经整体条件恶劣的北方海航道展现出较高通航价值。据俄《消息报》报道,俄国防部人士透露说,未来欧亚地区一半货物可能经此运输,为保卫这条至关重要的海...

    时间:04-26
  • 美空军未来建设瞄准“敌无我有”

    美国空军认为,2035年前后空军的核心任务将演变为多域指挥、自适应作战控制、全球一体化监视情报与侦察、快速全球机动和全球精确打击。最新发布的《美国空军科学与技术战略》(以下简称《战略》...

    时间:04-26
  • 诺基亚:百年名企的“军工印记”

    士兵在使用TRG-42狙击步枪。叶津华 提供 “70后”“80后”,谁的青春没有一部诺基亚手机?虽然芬兰孕育了诺基亚品牌,但在中国,诺基亚的名气却远远超过芬兰。很多人的第一部手机便是诺基亚...

    时间:04-26
  • F-21:似是而非的F-16

    美国洛马公司公布的F-21战机效果图 F-16战机 前不久,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印度班加罗尔航展上展出了一款F-21战斗机模型,引起一定的关注。 面对这个似曾相识的编号和酷似F-16外...

    时间:04-26
  • 兵器控

    可靠的“战友” “平台-M”作战机器人 机器人逼近敌方工事吸引火力,引导火炮向敌暴露火力点实施打击,步兵迅速跟进清剿残敌……这并非科幻剧情,而是叙利亚战场上发生的真实一幕。...

    时间:04-26
  • 战地影像器材:功用各异的另类“武器”

    图①:捷尼特F-21相机;图②:Robot相机;图③:哈苏航空相机;图④:I型徕卡相机;图⑤:NASA 尼康D5相机;图⑥:柯达口袋相机。唐俊 作 前不久,一组美国陆军第982空降战术摄影连的照片在...

    时间:04-26
  • 魏凤和出席第八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

    第八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23日至25日召开,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出席并作大会发言。 魏凤和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各国应坚持多边主义、公平正义、...

    时间:04-26
  • 青岛舰艇开放日 记者带你观察日印神盾舰细节

      引导参观人群的日本“凉月”号舰员 郭媛丹 摄   为庆祝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的多国海军活动可谓好戏连台。23日进行的海上阅兵刚刚落幕,24日就迎来了参加阅兵的中外战舰的公众开放日活...

    时间:04-25
  • 聊聊名字背后的那些事儿

      近来,俄罗斯频频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示“肌肉”——“锆石”“匕首”“波塞冬”“海燕”“佩列斯韦特”等“超级武器”频频亮相。这些“高大上”的武器不仅令人眼花缭乱,也使人不禁好...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