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水面艰难航行6000英里,美军“撞山”核潜艇竟这样返回本土

2021-12-17 15:31:00

来源:环球网

美国海军受损的攻击型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22)在过去几周内从关岛秘密前往圣迭戈,并于2021年12月12日上午抵达圣迭戈港。外界首次看到该潜艇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脉后的艇艏照片。这种远距离的水面航行中,“康涅狄格”号都经历了什么?这艘“海狼”级核潜艇还会重返大洋吗?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采访的一位美国前潜艇艇员给出了他的解读。

一场6000多英里的马拉松

“战区”题为“资深潜艇艇员说,受损潜艇经历了返回圣迭戈的噩梦之旅”的文章称,从关岛到圣迭戈的航行是一项重大任务,因撞击受损的潜艇行驶了6000多英里,这对其艇员来说是一场耐力马拉松,而且是在事故发生后该核潜艇领导层迅速被取代的情况下进行的。考虑到“康涅狄格”号遭遇的碰撞和受损情况,它将无法安全潜航,不得不以水面状态从关岛航行到加州。整个过程中至少有一艘支援船伴随,平均速度为10节。

文章称,即使在最平静的海面上,水面上的潜艇也不断左右滚动。这会导致一些人晕船。如果这种滚动幅度很大,人在艇内就很难移动,甚至很难在铺位上睡觉。大多数铺位都有一个毛巾架,艇员不得不把前臂伸进去,以防止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被扔到地板上。睡眠不足,甚至水手们几乎没有睡眠,在20多天的旅程的头几天,可能会导致过度疲劳。由于该核潜艇只能在水面航行,潜艇上的很多传感器、战位不再需要人在位,一些船员可能飞往目的地,在航行过程中船上的骨干成员会减少。不过,由于“康涅狄格”号因撞山遭遇损伤,可能派出额外的值班员监视耐压壳体的前舱壁和低于水线的船体部分。

在起航之前,他们会储备大量容易操作的饭菜,也许甚至是野战口粮,以防无法在高海况的情况下做饭。如果厨师不能将食物放在烤炉中加热,那么提供“冷餐”是很常见的。“冷餐”只是切片面包配上预先切片的肉类和奶酪。

乏味、疲惫和痛苦的旅行

报道称,“康涅狄格”号由于在南海发生的损害而无法潜航,低速水面航行将使至少持续超过6000英里的旅程变得异常艰苦,这次旅行对潜艇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乏味、疲惫和痛苦的。对于任何晕船的人员来说,这都是一次噩梦般的航行。不过,对于美国海军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顺利、安全抵达。

文章称,由于该潜艇只能水面航行。航线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无法下潜的受损潜艇如何成功进行转运。天气状况与海况,将对从关岛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行产生重要影响。核潜艇可能不得不绕过一些大的风暴。在航行之前,艇员会详细了解旅程,绘制一条路线,从潜艇中队获得“水域”(类似于飞机航行的“空域”),并与护航支援船进行协调。天气情况对于该艇何时离开以及如何穿越太平洋影响巨大。航行中,为了通风,艇员可能一直打开通往指挥台围壳的舱口。如果是这样的话,雨水很容易进入潜艇内部。

碰撞是和平时期潜艇进行水面航行的最大风险。水面航行的核潜艇的速度不如同吨位的水面舰艇快,机动性也更差。这就要求指挥官提前考虑潜艇如何机动,并作出计划,以避免“密切接触”。指挥台上人员的安全也是一个问题。指挥台上的值班员可能会掉到甲板上,恶劣天气会导致中暑或冻伤。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台上至少会有一名军官和一名士兵了望。如果任务繁忙,可能会增加一个额外的话务员来负责与艇内的通信,但这只在极端情况下。

文章认为,该艇航行过程中肯定有护航舰艇。至少应该有一艘武装护送船只提供额外的安全、传感器和通信支持。空中护航可以是护航的一部分,但不是“必需的”。“最好是一艘潜艇支援和救援船在整个旅程中在潜艇附近航行。”但尚不知道是否有支援舰随行。

恢复服役需要漫长等待

报道称,10月2日,“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潜艇在南海撞上一座水下山脉,随后依靠自身动力从水面航行到关岛,在那里进行了损伤情况评估。虽然破坏程度尚不清楚,但该艇的整个前部声呐罩在撞击中撕裂。“康涅狄格”号现在将需要大修,如果该潜艇动力系统没有重大损坏,可能会在干船坞中度过数年才能返回大海。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公开的有限信息,包括艇艏照片和此次撞击中造成的人员受伤情况以及能够自主航行6000英里来看,“康涅狄格”号潜艇的受损严重程度似乎不及之前撞山的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2005年1月,“洛杉矶”级的“旧金山”号潜艇在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访问途中高速撞上海底山脉,造成1名艇员丧生,近百名艇员受伤。后来,美军耗资8000万美元为“旧金山”号核潜艇整体更换了艇艏部分,该维修是从“檀香山”号上切割超过500吨的前压载罐和声呐球体,并将其连接到“旧金山”号上。完成“换头术”的“旧金山”号2009年4月开始重新服役,最终于2016年11月退役。

张学峰表示,由此来看,如果“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没有其他更致命的损伤,对其进行维修后重返美海军序列是可能的。不过,由于“海狼”级已经停产,目前只有3艘,且没有退役的“备用艇”,进行维修、更换的部件和设备都需要重新建造,所需的成本和时间都不会少,“旧金山”号的维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 相关阅读
  • 2021:美加速调整全球军力部署

    2021年11月,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测试“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概念2021年,是拜登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在其领导下,美国继续推进战略重心东移,并通过军事互动修补“特朗普冲击波”造成的跨大西洋裂痕。另外...

    时间:12-20
  • 美军工巨头引军方不满

    美空军KC-46空中加油机美国空军官员近日通过媒体向飞机制造商发出警告称,后者近年在研发、采购等环节拖沓、贪婪,引发五角大楼高层不满。如果不加以改进,美军方将推动防务制造领域改革重组。军火巨头成...

    时间:12-20
  • 俄与西方“混合战争”愈演愈烈

    西方借难民危机向俄白两国发难,图为部署至白波边境附近的波兰士兵据外媒报道,12月上旬,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呼吁北约推出“威慑包”。他表示,乌克兰正与伙伴积极合作,实施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措施...

    时间:12-20
  • 澳智库鼓吹建“新冷战墙”

    近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文称,南太平洋地区为澳大利亚专属战略“后院”。为有效遏制域外国家“渗透”,澳大利亚应联合美国构筑防御体系,实现对该地区的全面控制。文章认为,作为美国第二岛...

    时间:12-20
  • 伊拉克首都“绿区”遭两枚火箭弹袭击

    伊拉克军方19日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绿区”当日凌晨遭两枚“喀秋莎”火箭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启动防空系统对其实施拦截。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发表声明说,袭击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19日2时...

    时间:12-20
  • 第七轮伊核谈判结束  各方反应不一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1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结束第七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新一轮谈判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启动。分析人士指出,本轮谈判结束后,欧盟、伊朗、中国、俄罗斯等方对谈判结果评价积极,美国...

    时间:12-19
  • 俄罗斯宣布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俄罗斯外交部18日发布公告,宣布俄自当日起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公告说,俄方被迫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美国应承担全部责任,美国单方面破坏条约的真实目的是挑起“军备竞赛”。公告对过去20年俄...

    时间:12-19
  • 澳大利亚军备采购“弃欧投美”引争议

    据外媒报道,12月10日,澳大利亚军方表示,计划放弃欧洲MRH-90直升机,转而采购美国“黑鹰”直升机。澳大利亚此举是在撕毁与法国的潜艇合同后,又一“背信弃义”之举,或将对西方国家间关系和地区军事态...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