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俄与西方“混合战争”愈演愈烈

2021-12-20 09:55: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西方借难民危机向俄白两国发难,图为部署至白波边境附近的波兰士兵

据外媒报道,12月上旬,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呼吁北约推出“威慑包”。他表示,乌克兰正与伙伴积极合作,实施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措施在内的一揽子威慑计划。长期以来,美欧从政治、舆论、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对俄罗斯等国发起攻击。尤其是今年,双方“混合战争”愈演愈烈,直接影响地区安全稳定。

美欧多方发难

综合相关情况,美欧对俄罗斯等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混合战争”手段。

政治上颠覆。从培养代理人发动颜色革命,到支持恐怖组织开展暗杀活动,再到利用外交“铁幕”进行隔离,美欧处心积虑意图颠覆俄白政权。4月,俄白两国挫败一起政变阴谋,调查显示,幕后黑手是美国。2020年,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后,美欧等国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阻挠和抗议。

经济上制裁。美欧利用自身经济、科技、金融优势,多次对俄白实施制裁打压,试图动摇其执政基础。自白俄罗斯总统选举以来,美欧已对其实施至少5轮制裁。尤其是白俄罗斯客机迫降事件发生后,美欧对其进行了严厉制裁,涉及通信设备、军民两用物资和技术、金融等领域。借由难民危机,美欧还宣称将对俄罗斯航空公司进行制裁。

舆论上抹黑。长期以来,美欧通过操纵舆论工具,以各种方式抹黑俄白国家形象,将俄白领导人塑造为“独裁者”,甚至煽动街头暴动。比如,美欧宣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是“欧洲最后的独裁者”。有美国议员甚至表示,“2024年以后,不再承认普京是俄罗斯合法总统”。据统计,2020年,美媒绝大多数涉俄报道均为负面新闻,占比达96%。近期,美方又大肆炒作俄罗斯准备入侵乌克兰。

军事上遏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军事行动震慑。截至目前,美欧在黑海、波罗的海以及东欧陆上方向,举行了数百场演习活动。二是代理人战争。扶持武装乌克兰,在俄乌边境制造冲突和混乱。三是非常规手段威慑。10月,西方通过了遏制俄罗斯的新战略,声称将动用包括网络攻击和太空军事技术在内的非常规手段。

俄白积极反制

面对美欧进攻,俄白两国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并创造条件适时反击。

推进联盟建设。为应对美欧遏制打压,俄白两国在国家安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不断强化合作。11月,俄白两国总统签署一揽子文件,包括联盟一体化法令、联盟国家军事学说和移民政策等,开创了独特的区域一体化模式,极大增强了抵御美欧围堵的能力和底气。

巧打“能源难民牌”。俄罗斯利用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强力推进与德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在强化与欧盟经济关联的同时,增加制约乌克兰、波兰等国的砝码,力争“以点撬面”,拓宽对美斗争空间。针对美欧制裁打压,白俄罗斯利用自身地缘优势,以放弃阻止难民过境方式打出“难民牌”,对欧洲诸国起到“敲山震虎”作用。

舆论及时反击。针对美欧的舆论战、信息战,俄罗斯通过多种方式在国际上发声应对。比如,针对西方指责俄白两国制造难民危机的言论,俄白回应称,难民是美欧出兵干涉中东酿成的恶果;针对美欧炒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罗斯驳斥称,美欧此举旨在散布恐惧、挑起事端。

军事对等反制。一是划“红线”警告。近日,俄总统普京警告北约不要在乌克兰部署军队和武器,称这是俄方“红线”。二是对等行动回应。针对美欧军事挑衅,俄白两国以“西部-2021”战略演习等行动进行强力回击;卢卡申科称,若北约在波兰部署核武器,俄核弹将重返白俄罗斯。三是高技术武器威慑。今年以来,俄罗斯先后测试“锆石”等高超音速导弹和“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回应西方挑衅。

美是罪魁祸首

美欧与俄白之间斗争日趋激烈,双方关系持续紧张。尤其是目前俄乌、白波边境局势紧张。事实上,俄白两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环境,欧盟也希望俄白提供稳定能源供应,双方都有缓和关系的需求和动力。然而,俄白与欧盟关系并未改善,反而愈加剑拔弩张,离不开美国的推波助澜。

美国一直将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资源开始聚焦亚太地区,如何继续牵制俄罗斯是其必须考虑的问题。美试图通过离间俄欧关系,在俄白国内和周边制造动荡混乱,为其实施“印太战略”创造条件。同时,随着美欧裂痕加大,欧盟战略自主步伐加快。美试图通过渲染俄罗斯威胁,挑起俄欧冲突,继续控制欧盟为其所用。(徐世伟、隋长权)

  • 相关阅读
  • 2021:美加速调整全球军力部署

    2021年11月,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测试“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概念2021年,是拜登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在其领导下,美国继续推进战略重心东移,并通过军事互动修补“特朗普冲击波”造成的跨大西洋裂痕。另外...

    时间:12-20
  • 美军工巨头引军方不满

    美空军KC-46空中加油机美国空军官员近日通过媒体向飞机制造商发出警告称,后者近年在研发、采购等环节拖沓、贪婪,引发五角大楼高层不满。如果不加以改进,美军方将推动防务制造领域改革重组。军火巨头成...

    时间:12-20
  • 澳智库鼓吹建“新冷战墙”

    近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文称,南太平洋地区为澳大利亚专属战略“后院”。为有效遏制域外国家“渗透”,澳大利亚应联合美国构筑防御体系,实现对该地区的全面控制。文章认为,作为美国第二岛...

    时间:12-20
  • 伊拉克首都“绿区”遭两枚火箭弹袭击

    伊拉克军方19日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绿区”当日凌晨遭两枚“喀秋莎”火箭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启动防空系统对其实施拦截。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发表声明说,袭击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19日2时...

    时间:12-20
  • 第七轮伊核谈判结束  各方反应不一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1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结束第七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新一轮谈判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启动。分析人士指出,本轮谈判结束后,欧盟、伊朗、中国、俄罗斯等方对谈判结果评价积极,美国...

    时间:12-19
  • 俄罗斯宣布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俄罗斯外交部18日发布公告,宣布俄自当日起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公告说,俄方被迫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美国应承担全部责任,美国单方面破坏条约的真实目的是挑起“军备竞赛”。公告对过去20年俄...

    时间:12-19
  • 水面艰难航行6000英里,美军“撞山”核潜艇竟这样返回本土

    美国海军受损的攻击型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22)在过去几周内从关岛秘密前往圣迭戈,并于2021年12月12日上午抵达圣迭戈港。外界首次看到该潜艇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脉后的艇艏照片。这种远距离的水面航...

    时间:12-17
  • 澳大利亚军备采购“弃欧投美”引争议

    据外媒报道,12月10日,澳大利亚军方表示,计划放弃欧洲MRH-90直升机,转而采购美国“黑鹰”直升机。澳大利亚此举是在撕毁与法国的潜艇合同后,又一“背信弃义”之举,或将对西方国家间关系和地区军事态...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