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像我们吃的食物,馒头发酵的一些主食都含有钠,因为我们刚才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蔬菜里头也都含有钠。
所以,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的蒙味时代,也许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那时,人体所需盐分,大概就是由动物的血液和所吃的植物中获得的吧。
煮盐锅
盐虽然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但是,盐和人体需要的任何物质一样,每天的摄入都有一定的限度。
专家:关于食盐的摄入量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个人每天由6克降为5克,因为根据研究证明,资料说明食盐过多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的疾病都有很大关系。
但是看熊大爷吃盐的势头,每天吃盐的量可不止吃5克。
翻译倪海文:他说的意思是说,平时他在家里边,吃的多的时候,它可以吃二两。然后,凭常在家里边,吃菜的时候,他要整一个沾水,就是专门用盐,放在他跟前,然后把那个菜夹起来以后,要沾一点盐。
熊大爷每天吃这么多盐,可是他的家人却说他的身体很健康。难道吃那么多盐对他的身体真的没有造成损害么?我们准备带他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因为科技的发展,食盐的提取已经进入了大工业生产阶段。食盐,也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调味品,价钱不过每公斤2元钱。也许是来得太容易,我们甚至从来不会去想起他的存在。可是在100年前,盐的生产还是很难的事。
在四川自贡,有一口千米深的盐井叫燊海井。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100年前的制盐工艺。煮盐的卤水是从地下打上来的。把盐卤从这口井里汲取出来就需要30分钟,绑住汲取工具的绳子一直拉到二十米外的房间,捆附在转桶上,依靠人力或牛拉动。有专门的房间用来煎制盐卤。煎制时,盐工把自己磨制的豆浆加入盐卤中,提取里面的杂质。从把盐卤倒进锅中,至盐起锅,大概要需要4个小时。
这还只是制盐需要的时间,开凿盐井需要更长的时间。费用和设备投资颇多。每打一个井,从开凿井口到完工,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甚至有花了三四万两银子也没打出盐卤来的。有人因此大富大贵,有人因此家破人亡。
因为制作成本很高,所以盐价就很高。尤其在某些偏远的地区,因为运输的不便,盐的价钱比米要高出四五倍。
像熊大爷这么吃盐,在那时大概是不可想象的。医生在给熊大爷做各种检查,而我们也在等待着检查结果。
人类对于盐的利用,不仅仅在于满足味觉的需要,同时,还用来储存食物。古人捕猎后吃不完的鲜鱼,放在盐卤缸中保存。这种习惯沿袭至今。
不仅肉类,植物也可以腌制保存。因为有了盐的缘故,贫苦人的家里至少保存了一种滋味,那就是咸。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依然有人对咸菜情有独钟。
专家:人体需要的微生素C主要是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供,由于过去生活水平比较低,北方地区一到冬季会腌制咸菜和泡菜,但现在我们就不提倡吃咸菜,尤其是腌制的,刚刚腌制的,十天以内这些咸菜、酸菜它含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最高的,长期食用会导致胃癌、食道癌的发生,所以我们建议吃新鲜的蔬菜。
其实,盐除了能使食物变咸之外,还可以增加另外一种味道,那就是鲜。当我们把肉和盐放在一起烹调时,就会有一种类似于味精的味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