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怀祥)“7.23”洪灾发生后,我市加快抢修以供水为重点的水毁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工程,截止8月2日,全市灾区修复供水工程298处,23.92万人恢复供水,其中遭受水毁的山阳、镇安县城供水工程已完成抢修,恢复供水人口64000人。同时,恢复砂压农田4284亩,修复河堤42处6.1公里,修复渠道15条35.3公里。
“7.23”暴雨洪水灾害使我市水利设施损失超过10亿元,直接影响33.5万人饮水安全。灾情发生后,市水务局立即部署了以恢复灾区供水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抢修方案,号召全市水务职工立即投入到灾区重建一线,抢修水毁水利工程,保证灾区干部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灾后疫情的发生。市、县区水务部门的技术干部深入灾区,制定应急方案,日夜抢修水利基础设施。山阳县水务局组建县、乡、村应急抢修队伍48支、620人,制定了水毁供水工程实施方案,设立抢修专线电话,由专人负责巡查输配水管道,采取技术干部分片包干、包村、包工程等办法,迅速开展了水毁工程抢修恢复工作。商州区100多名水利干部迅速行动,深入一线查灾、核灾、救灾,制定水利设施修复规划。丹凤县成立饮水工程应急抢险专业队,及时为重灾村组寻找水源,制订供水应急方案,规划实施应急供水工程。目前已经为竹林关镇安装应急取水点29个,安装小型净水器2台。为武关镇搭建临时应急取水点12个,为寺坪镇搭建临时应急取水点11个,抢通铁峪峪铺镇供水工程,全县重灾乡镇和重点村组所在地均实现通水或临时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