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小“发明家”的科技梦

2025-06-16 09:52:3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记商洛市“新时代好少年”姚梦洁

  本报记者 肖 云

  翻开姚梦洁的日记本,一行清秀的字迹格外醒目:“今天我的浇花器为妈妈省下十分钟,明天或许能为干旱地区节约一片湖泊。”这个年仅12岁的小姑娘,正在用她充满创意的发明创造,诠释着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姚梦洁是洛南县城关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3)班的学生,她既是班长和文体委员,又是校园里的科技小达人。从小,姚梦洁就展现出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她的书包里除了课本,总会装上一两本科普读物,课间休息时,她常在图书角翻阅《少年科学家》《万物运动的秘密》等书籍,同学们都亲昵地称她为“移动的百科全书”。

  她的第一个发明始于一次家庭露营活动,看到父亲背着沉重的水箱步履蹒跚,这个细心的女孩萌生了发明一个小巧便携饮水机的想法。经过三周的反复试验,她设计的1公斤重微型饮水系统在全县科技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评审专家称赞其“兼具实用性和创新性”。

  这个成功的小发明为姚梦洁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她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多的创新灵感:观察到邻居老人上下楼困难,她研制出手摇电梯模型;看到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了浇花,她用易拉罐改造成自动浇花器;甚至还有给奶奶特制的“智能捶背仪”……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她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科技的理解:“创新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拉起手来力量大!”姚梦洁说,她发起10多名同学成立了“小小发明家”社团,他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奖。在她的带动下,科技创新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这个科技小达人的课余生活同样精彩:运动会上,她是田径场上的追风少女;艺术节中,她化身舞台上的灵动舞者;美术教室里,她挥动彩笔描绘未来。作为城市文明宣传员,从2020年起,姚梦洁每年都会参与“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用镜头记录洛南的发展变迁。

  据姚梦洁的老师介绍,她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她的作文《我的科技梦》发表在《状元成才路》杂志上,科幻画《未来的智能城市》获得县级科幻画二等奖,朗诵作品《未来太空》在第五届丝路朗诵大赛中斩获陕西省二等奖,在商洛市信息素养活动中更是包揽电脑绘画、演讲比赛双料亚军。

  创新是一把钥匙,一旦转动,便会开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姚梦洁说,她会继续“好奇下去”,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用发明,描绘更加绚烂多姿的未来。

  • 相关阅读
  • 加快科技创新,亟待金融再发力(财经眼)

      中国建设银行为漳州旗滨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超4.5亿元贷款,支持公司相关项目建设。图为该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  丁 炜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  中国建设银行为...

    时间:06-16
  •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

    时间:06-16
  • 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磐石科技生产的机器人正在弹钢琴。  何晓珺摄">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磐石科技生产的机器人正在弹钢琴。   何晓珺...

    时间:06-16
  •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出台

      本报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提出将孵化器认定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其中,标准级孵化器对标原国家级孵化器,充...

    时间:06-16
  • 特稿丨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特稿|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梁子齐 周昊瑾 张玉洁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

    时间:06-15
  • 特稿丨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特稿|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梁子齐 周昊瑾 张玉洁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

    时间:06-15
  • 特稿丨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特稿|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梁子齐 周昊瑾 张玉洁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

    时间:06-15
  • 高效、精量、协同 三个关键词解码“三夏”科技范儿

      AI解锁丰收密码丨高效、精量、协同 三个关键词解码“三夏”科技范儿  从5月中旬西南麦区大面积机收开始,到今天,全国冬小麦收获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依托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三夏”小...

    时间:06-15
  •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央广网郑州6月14日消息(记者 郝振青)“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翻滚,广袤田野上处处是紧张忙碌的丰收景象。在河南,各地运用科技助力夏收和夏播作业,让“中原粮仓”更具科技感。  近日,随着安阳县47.56万亩小麦日渐...

    时间:06-15
  •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和音)

    中方将与各方一道,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6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举...

    时间:06-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