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党旗映红奋进路

2025-08-14 11:28:1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巩琳璐

  8月7日,一场聚焦“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的新闻发布会,揭开了商洛市以高质量党建驱动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商洛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将鲜红党旗插在产业一线、重建前沿、治理末梢,在秦岭腹地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路。

  “组织链”上奔富路

  清晨的山阳县银花镇老街,飘散着浓郁的麦香。一排排细如银丝的手工挂面垂挂晾晒,形成独特的风景线。“以前得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做挂面,仨月就能挣3万块钱!”社区居民周赞文边整理挂面边笑着告诉记者,言语间甚是满足。

  这份家门口的幸福,源于银花镇手工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的强力牵引。这个覆盖2个社区、5个村的产业“红色引擎”,将企业、合作社、作坊和散户拧成一股绳,带动600余户乡亲,年产挂面3000多吨,户均增收过万元。

  面对“三山夹两川”的地形制约,山阳县创新构建“产业联合党总支+产业链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围绕新材料、康养、绿色食品等九大产业,288个产业党小组、9个区域型党组织、8个村企共建党组织星罗棋布,实现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在户家塬镇,农牧产业党总支带动陕西意发公司建起畜牧产业园,西沟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45万元,牛耳川社区20余户居民实现了“出家门进厂门”。

  无独有偶。丹凤县“三联三促”模式中,10余个产业联合党委下,158名村党支部书记、217名党员驻村干部领办集体经济项目1087个,持续壮大“菌药果畜酒”特色集群;商南县试马镇百家岗村,30名党员“嵌”在茶叶链上,通过“一地五金”模式带动280余户增收,村集体年收益40万元。

  走进商州区国渔智慧渔业工厂,科技感扑面而来。5G传输、AI决策系统精准调控着水质,养殖密度是传统模式的5倍。“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家养鱼比打工还强!”村民王建军算得清楚:土地流转金、务工费、集体分红,年收入稳超5万元。依托“村集体+公司+农户”,这条“智慧鱼”已带动全区22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万元,游出了生态富民的新天地。

  党旗飘扬建家园

  每逢“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市建立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都会发挥关键作用。在防汛期间,我市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党员挺身而出,筑起守护家园的“红色堤坝”。

  “多亏王支书及时把我背出来,那水大的,现在想起来心还慌!”山阳县漫川关镇闫家店社区居民储春兰回忆起7月9日那场特大暴雨,仍心有余悸。依托先进的气象“三合一”平台,市气象局提前一周精准预报,预警直达基层,县镇村三级联动,党员突击队、网格员逐户排查,硬是将低洼地带、地灾点的2006户3561名群众一个不落地提前转移,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的奇迹。

  灾后重建现场,党旗更是高高飘扬在一线。8支党员突击队化身“清淤军”,用两天时间清理4.23万立方米淤泥杂物,让镇区恢复往日容貌;27名镇机关干部化身“特种兵”,徒步跋涉28公里为群众带去温暖和希望……

  “我是党员,跟我上!”2024年7月,洛南县灵口镇灾后重建现场,这声音铿锵有力。洪水重创7个村庄,1992户受灾。镇党委火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党委统筹、支部跟进、党员包联”机制,将废墟划分为23个党员责任区。朱灵路修复工地上,党员干部一“钉”就是20天,现场化解矛盾12起,保障道路畅通。危房改造中,党员化身“跑腿管家”,从选址到购料全程代办,让受灾群众仅用两月便搬进新家。

  服务下沉万象新

  “叔,低保批下来了,下月就能领!”天刚亮,商州区北宽坪镇广东坪村的片区长庞建刚,就兴冲冲地赶到村民黄志刚家报喜。这个好消息,源于村里定期召开的片区说事会。当庞建刚在“说事会”上得知黄志刚家境困难后,立刻帮其申请了低保。

  广东坪村召开的片区说事会,让干部沉下去、群众聚起来,共商“村里事、群众事、大家事”。“说透了政策,说开了矛盾,更说近了干群的心。”村党支部书记薛建英深有感触。

  在丹凤县,一份份清晰的“清单”为基层干部松了绑、赋了能。全县12个镇(街道)平均明确“基本履职事项130项、配合履职事项110项、上级收回事项65项”。“该我们干的更聚焦,接不住的能上交,干活更有动力了!”一位基层干部的感慨,道出了减负实效。减负不减责,158名村党支部书记领办的1087个产业项目正蓬勃发展,49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领着乡亲们抱团发展。

  镇安县的党务公开栏和“镇安党建”公众号上,“全年发展养蚕不低于1100张”“评选‘好媳妇’5户”等承诺事项格外醒目。年初晾诺,年终晒绩。3年来,基层党组织累计完成“一年十件实事”4000余件,件件办到群众心坎上。

  基层党组织服务质效也在持续提升。网格优化、“多格合一”变“分治”为“共治”,“枫桥经验”在网格中焕发新活力;中心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幸福近在咫尺;577个暖“新”驿站星罗棋布,“志愿红”与“网格蓝”携手,聚焦“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让新时代志愿服务在秦岭深处闪光”的品牌愈发亮眼。

  如今,在商洛大地上,一个个战斗堡垒坚强有力,一名名党员冲锋在前,汇聚成磅礴力量,在巍巍秦岭间,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新画卷。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