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天彤)7月15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 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主题为“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强化稳岗助企、技能培训、服务保障、帮扶救助、权益维护等措施,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50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5.9%;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市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积极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扩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充分利用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动态建立用工需求和求职需求“两张清单”,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6120人。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1131”帮扶措施,积极搭建供需平台,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048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赋能,建成7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个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2个仿真实训基地被列为省级培育项目,积极融入全国材料智能成型与智能生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3个国家级共同体,深化校企合作,深入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7776人次。
全市不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培育县级以上劳务品牌16个,建成县级零工市场4个、镇街道(社区)就业服务站51个,深入推进宁商协作、西商融合等区域合作,“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入企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时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以工程建设领域、加工制造、新就业形态等欠薪问题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加大欠薪问题协调监管和联合惩戒力度。多措并举提高收入水平,制定了《2025年商洛市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工作措施》,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农业产业项目1012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850万元,大力扶持55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加强低收入困难群体救助,为1.94万名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125.69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精准发力破解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坚决防范化解就业领域群体性风险,维护公平有序就业环境,兜牢兜实就业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