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卫志 李一峰)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在深化改革服务上下功夫,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创建服务型执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优化细化服务举措,有力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市健康发展,外商投资热情不断高涨,上半年新登记外资企业5户,同比增长25%,吸引外资300万美元,外资企业累计66户。
改革服务举措,培植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即在打造便利化准入环境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最惠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放宽第二产业的限制,外商和内资企业平等享受市场生产要素。梳理了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2项和禁止规定16项,坚持清单式“阳光审批”,清单之外无审批。印发《商洛市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事项“容缺受理+承诺制”工作方案》,依托全省“一网通办”系统,严格使用总局统一的申请文书规范提交材料,做到文书材料相同、办理程序相同、审查标准相同的“三相同”。深化名称自主申报,推行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解决企业“起名难”的问题;稳步释放住所资源,支持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实行经营地自主承诺制;优化企业注销程序,加快市场主体合法有序退出。相继出台了《商洛市市场经营主体歇业指导意见》《商洛市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工作实施方案》,为有条件的市场经营主体实行累积不超过3年期限的歇业,积蓄资金技术,实现东山再起。同时,注销公示期限压缩至20天,申请人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注销“一网”服务平台(下称“公示系统”和“注销平台”)在线办理,并对相关情况作了详细说明,方便企业依法退出。
深化实践创新,培植企业良性成长的沃土。即在服务型监管执法方面,坚持服务和监管并举;宽严结合,柔性执法;“施肥”和“除草”并举,培植企业成长良性土壤。一是围绕建立社会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公平审查机制,出台了《成立商洛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商洛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实施意见》,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规范,加大对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防范恶性竞争的出现,扰乱市场秩序。二是创建商洛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施办法》《白名单制度》工作机制,做到日常检查“无事不扰”,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实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三是细化深化首创的《商洛市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认错认罚”从宽实施办法》,规定了16种免予处罚的行为,该办法实施近两年来,累计530起案件享受这一改革红利,避免了“小案重罚”“同案不同罚”等在我市的出现,达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执法效果的有机统一。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产权保护。出台了《知识产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依托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维权机制,通过“省、市、县联动+专家+工作站+企业”等方式,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实现了“服务型监管执法”与“激发企业活力”的双向奔赴,着力打造我市投资环境最优区提供市场监管力量。
提升服务质效,培育外企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在良好的服务环境招引下,先后有华润电力智慧能源(陕西)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落户商洛;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籍人BERDIEV SIYOVUSH(中文名:沈耀)了解到我市洛南核桃产业的商机,在办理注册登记时,没有提供经营场地合法证明,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容缺受理”机制,及时办理了相关注册登记,不到两个小时就发放了外资企业营业执照。中国移动公司商洛分公司在完善相关手续的前提下,一个小时内,注销了名下3家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