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开学第一课 开启新旅程

2025-09-03 10:07:0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肖 云

  爱国教育课堂

  9月1日,我市中小学校迎来了开学第一天。孩子们的回归,让校园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

  开学第一课上什么、怎么上?这是每所学校开学前都会思考的问题。

  “开学第一课,不只是讲仪式感,更是明确孩子新学期的价值方向盘。”商洛市小学副校长王亚丽说。

  在商洛市小学,学校根据上级部门安排,紧扣社会热点,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在游戏中回归课堂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回到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要开启一场特别的旅程——跟着《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翻越浪浪山吧!准备好和我一起出发了吗?”上课铃响,二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传来田华老师悦耳的声音。

  “准备好了!”孩子们兴奋地看着老师,异口同声地答道。

  “咱们的翻山旅程分为四站。第一站,先和小妖怪聊聊假期里藏着的那些宝藏瞬间。同学们,回忆一下,假期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学会了哪些技能?又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暑假我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天特别蓝,草特别绿!”冯佑行小朋友分享。

  “我去了美丽的威海,还去了天津,看了大海,吃了海鲜!”巩珂妙小朋友说着,还表演了一段天津相声。

  “第二站,重温好习惯,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是我们在学习路上应坚持的好习惯,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进。相信习惯的力量,再小的坚持都会发芽!”

  ……

  在一站一站的游戏中,孩子们互相分享暑期经历,在热闹的氛围中又把心收回了校园。最后一站,田老师带领56名同学定下了6条“翻山约定”:“自习课保持安静,像小妖怪潜伏侦查时一样专注;同学犯错不嘲笑,像小妖怪们一样互相包容;课堂上勇敢发言,哪怕说错也没关系,像小妖怪们一样大胆尝试……”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却还沉浸在这如探险般的讲课气氛中,掌声经久不息。

  爱国教育引发思考

  在五年级七班,孩子们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鲜艳的国旗,脸上也贴着国旗贴纸,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李亚佩老师通过抗战历史图片、视频片段,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团结、奋斗、自强、勇敢。

  “同学们,我们的先辈当年饿着肚子打仗,冻僵了手脚还在行军。现在,你们不用再吃那样的苦,但生活中还会遇到别的挫折。记住: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同学们,先辈用鲜血守护了这张‘和平课桌’,如果抗战英雄就站在你的对面,你想对他说什么?”

  “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强国。以后,祖国还有我们守护,请先辈们放心!”张伊琳同学大声说。“革命先辈们,快来看看!现在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吃着丰富的食物,不再经受当年那些苦难,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流下的血汗。”席国玮同学动情地说。

  听到这些发言,孩子们的眼角泛着泪光。

  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三年级四班,王转莉老师以“新学期遇见更好的自己”为话题切入,引导大家分享暑期的见闻。最后落脚到:旅途中的发现、阅读里的收获、运动时的坚持、劳动中的成长……皆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堂课的设计灵感来自我们班的成长相册。”王转莉介绍,每年她都会建一个班级成长相册,鼓励学生分享节假日的生活影像,有的外出旅游了,有的看了好多书,有的培养了一项兴趣爱好,有的帮妈妈做家务,还有学生了解到不少时事新闻,在她看来,这都是学生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使我们是小学生,也要心怀天下,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开学第一课,让四年级一班的闫宇诺同学满怀憧憬,他说:“新学期,我要多读好书,积累更多的词汇,每天写一篇字帖,还要坚持锻炼身体,期待新学期更好的自己!”

  • 相关阅读
  • 饥饿笼罩加沙:“孩子们在一个个死去”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在以色列的持续封锁下,加沙地带正陷入一场日益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过去几天,由于可以挽救生命的基本药物已经用完,5名幼儿因持续饥饿引发的病症在加沙城一所医院内死去,其中最大的4岁...

    时间:07-25
  • 那就好好告个别吧,同学

      又是一年毕业季,那些翻过的书页,空过的笔筒,拍过的相片历历在目。然江河之水总有入海之时,愿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那就好好告个别吧!同学,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视频:王怡静  素材支持:樊欣阳  编导:黄康懿、苏家...

    时间:06-28
  • 两少年连续三年背同学上学——互帮互助的“铁三角”

      6月22日下午5点,贵州中考结束。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一处考点里,来自瓮安县第五中学的3个同学受到关注。一个男生背着另一个男生,旁边的男生扶着他们,3人开心地走出考场,憧憬着能考入同一所高中。&e...

    时间:06-2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在...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