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打赢脱贫攻坚战 迈向同步小康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同步小康路

2017-02-03 10:32: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市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亮点及2017年工作重点

  编者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着眼实现共同富裕,准确把握阶段特征,作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凝神聚气,采取超常举措,誓拔贫困之根,展现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坚强信念和意志。我市因地制宜创新开展的“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三带一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商洛模式”等获得中省肯定。去年,又有20余万群众顺利摆脱贫困,正努力迈向小康。鸡年伊始,适值我市“两会”期间,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商洛日报社联合推出“脱贫攻坚看商洛”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到2020年确保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紧扣“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着力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紧盯贫困,精准施策,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41万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

  2016年,扶贫亮点回眸

  “三带一创”出成果

  坚持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的基础上,围绕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金融扶贫的“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新模式,在全域启动了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市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有效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促进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脱贫。全市共安排产业发展资金3.12亿元,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4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2.33亿元,滚动投放扶贫互助资金479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133个、现代农业园区12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800个、家庭农场390个、产业大户4387个,扶持带动贫困户5.06万户。我市“三带一创”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中省充分肯定,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全省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组织全省各地市学习推广我市做法。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刊发了《陕西商洛“三带一创”推进产业扶贫》,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批示,指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稳定脱贫,值得总结推广。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把幸福写在贫困群众的笑脸上

    ——商州区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文/图张希锋 阮世喜  刚刚过去的2016年,秦岭深处的商州大地,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天,30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时间:02-03
  • 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时代篇章

    ——政协商洛市第三届委员会五年重点工作回顾  何旭阳  五年风雨同舟,五年弹指一挥。政协商洛市第三届委员会整整走过了五个年头。这五年,是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着美丽幸福新商洛砥砺前行...

    时间:02-03
  • 务实敢担当 硕果盈枝头

    ——商洛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纪略  杨战英 申献文 周霄 闵露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紧扣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综合运用听取和审...

    时间:02-03
  • 商洛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本报讯(何鹏超)我市因病因残致贫人口18.44万人,占贫困总人口的37.7%。2016年以来,市卫计局严格按照“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一步缓解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精...

    时间:02-03
  • 从“商洛模式”到“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刘婷  2016年底,从国家农业部传来好消息:农业部正式发文,命名103个县和4个市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商洛市与山东省威海市、广东省云浮市、四川省成都市齐名,被命名为“国家农产...

    时间:0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