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打赢脱贫攻坚战 迈向同步小康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同步小康路

2017-02-03 10:32: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2017年,聚焦八大脱贫行动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加快“三个商洛”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的首要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我市将认真落实汪洋副总理来商洛视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拿出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韧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军令状,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战役。

  一要实施产业支撑脱贫行动。全面推广“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已有基础,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逐村确定1-2个主导产业,切实做大“一村一品”,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深入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优先安排贫困人口从事服务性岗位,让贫困户在生态补偿中获得收益。

  二要实施移民搬迁脱贫行动。算清时间、任务“两本账”,扎实落实易地搬迁新政策,切实加快搬迁进度,确保3月底前所有安置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任务。认真解决影响搬迁的突出问题,强化搬迁资金项目监管,防范处置各类风险,注重做好后续帮扶,在安置点同步配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

  三要实施金融支持脱贫行动。深化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合作,加速协议贷款资金落地,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大各类扶贫专项资金整合,建立长期投入补充机制,确保每个区县脱贫贷款储备金不少于30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推广“助保贷”“产业贷”“税信贷”等金融产品,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农业基础设施抵押等金融业务,真正发挥金融对脱贫的助推作用。

  四要实施教育就业脱贫行动。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优先改善贫困镇村办学条件,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等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整合扶贫、人社、农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对贫困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加强脱贫信息技术宣传,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并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渠道和致富门路,帮助贫困群众更加自尊自信地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五要实施社保兜底脱贫行动。加快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实现脱贫全覆盖。加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额资助参加农合疗,积极探索医疗保障办法,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六要实施精神文化脱贫行动。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工程,通过送戏下乡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政策、致富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贫困户评星定级活动,着力培育道德守礼、勤劳节俭、敬老孝老的社会新风,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七要实施社会帮扶脱贫行动。抓好全市1010个部门单位、3.21万名干部职工驻村结对帮扶工作。积极推动南京市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落实,主动做好中央定点扶贫和省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衔接。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各界人士开展扶贫济困,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八要实施精准施策脱贫行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瞄准病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切实解决信息、措施、项目仍较粗放等问题,确保脱贫责任和措施真正精准落实到位。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坚持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对脱贫的及时销号、返贫的重新录入,做到对象精准、脱贫到人。

  • 相关阅读
  • 把幸福写在贫困群众的笑脸上

    ——商州区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文/图张希锋 阮世喜  刚刚过去的2016年,秦岭深处的商州大地,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天,30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时间:02-03
  • 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时代篇章

    ——政协商洛市第三届委员会五年重点工作回顾  何旭阳  五年风雨同舟,五年弹指一挥。政协商洛市第三届委员会整整走过了五个年头。这五年,是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着美丽幸福新商洛砥砺前行...

    时间:02-03
  • 务实敢担当 硕果盈枝头

    ——商洛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纪略  杨战英 申献文 周霄 闵露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紧扣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综合运用听取和审...

    时间:02-03
  • 商洛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本报讯(何鹏超)我市因病因残致贫人口18.44万人,占贫困总人口的37.7%。2016年以来,市卫计局严格按照“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一步缓解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精...

    时间:02-03
  • 从“商洛模式”到“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刘婷  2016年底,从国家农业部传来好消息:农业部正式发文,命名103个县和4个市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商洛市与山东省威海市、广东省云浮市、四川省成都市齐名,被命名为“国家农产...

    时间:0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