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聚焦八大脱贫行动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加快“三个商洛”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的首要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我市将认真落实汪洋副总理来商洛视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拿出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韧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军令状,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战役。
一要实施产业支撑脱贫行动。全面推广“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已有基础,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逐村确定1-2个主导产业,切实做大“一村一品”,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深入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优先安排贫困人口从事服务性岗位,让贫困户在生态补偿中获得收益。
二要实施移民搬迁脱贫行动。算清时间、任务“两本账”,扎实落实易地搬迁新政策,切实加快搬迁进度,确保3月底前所有安置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任务。认真解决影响搬迁的突出问题,强化搬迁资金项目监管,防范处置各类风险,注重做好后续帮扶,在安置点同步配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
三要实施金融支持脱贫行动。深化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合作,加速协议贷款资金落地,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大各类扶贫专项资金整合,建立长期投入补充机制,确保每个区县脱贫贷款储备金不少于30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推广“助保贷”“产业贷”“税信贷”等金融产品,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农业基础设施抵押等金融业务,真正发挥金融对脱贫的助推作用。
四要实施教育就业脱贫行动。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优先改善贫困镇村办学条件,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等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整合扶贫、人社、农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对贫困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加强脱贫信息技术宣传,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并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渠道和致富门路,帮助贫困群众更加自尊自信地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五要实施社保兜底脱贫行动。加快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实现脱贫全覆盖。加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额资助参加农合疗,积极探索医疗保障办法,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六要实施精神文化脱贫行动。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工程,通过送戏下乡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政策、致富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贫困户评星定级活动,着力培育道德守礼、勤劳节俭、敬老孝老的社会新风,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七要实施社会帮扶脱贫行动。抓好全市1010个部门单位、3.21万名干部职工驻村结对帮扶工作。积极推动南京市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落实,主动做好中央定点扶贫和省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衔接。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各界人士开展扶贫济困,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八要实施精准施策脱贫行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瞄准病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切实解决信息、措施、项目仍较粗放等问题,确保脱贫责任和措施真正精准落实到位。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坚持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对脱贫的及时销号、返贫的重新录入,做到对象精准、脱贫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