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才。人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之本,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与普及,是人才管理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它使人才管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并且在角色定位、工作模式、管理方式、业务特点已有的人才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企业要体现"一流",那么,人才也应该是一流的,所以能者上,庸者下,人才优化,末位淘汰,员工培训,员工教育,培养一流团队,这就是要建立一流企业所必须要走的途径。
5、经营宗旨及理念。经营宗旨及理念是一个企业所奉行和持有的信念,它一经"内化",必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从而成为企业每个员工行动的准则;也必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企业人都能积极地去为达成既定目标而奋力打拼。这种规范力和推动力是实现企业宗旨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它对形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起到"谐振效应"和"导引效应"。如咱们企业的经营宗旨就是"企业增效、员工增收、服务社会",如果全体员工都能竭尽全力去为之而奋斗,那么创三个"一流"的企业宗旨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
6、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企业作取舍、辩是非、明赏罚、论能否、定褒贬的尺度和标准。国外很多有名望的企业不惜花费重金和耗费大量时间跟踪百家大企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终始坚持以下价值观: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四是用户(顾客)价值高于生产价值。这就是企业要成为一流的"着力点"和重要"支撑点"。我们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已有相当明显的重点转移即:由企业利润最大化向社会价值最大化迈进。
7、形象。形象是一个企业的外在表现,它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大众对企业"实态"的能动反映。企业的要素已由过去的"商品力"、"销售力"发展为现在的"形象力"。良好的形象除了知名度外还有美誉度和忠诚度,它是企业信誉、经营哲学、管理思想、价值取向和商业道德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反映,更是企业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企业的形象好坏是决定企业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品牌"。它是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对企业形象起到"表征"(外表、象征)作用。品牌包括物质类和文化类。好的品牌可以对产品发挥"扩散效应",对品牌延伸发挥"保护伞效应",对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放大效应",对顾客(用户)的注意力和忠诚度发挥"磁场效应",对资金、人才、合作者发挥"吸纳效应",对企业持续发展发挥"拓展效应"。有好的品牌企业就有实战载体,反之企业则"虚"。品牌效应作为创一流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8、服务。企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服务不仅是商品出售后的、捆绑式的附加品,而是一种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内的高质量的商品、高品位的文化和高层次的享受,随着企业在技术、质量、营销、设计方面能力和水平差异的日益缩小,企业的竞争将更多的体现在服务领域。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全程化、特色化、超前化、情感化、网络化、艺术化和适时化等趋势,每个企业都在特别关注。我们企业的宗旨把"创一流服务"列为重要内容,而且形成了"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方便用户、一切服务用户"的服务宗旨,把服务提升到更高层次,这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求。
企业宗旨的支撑点还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技术、信息、能力、规模、结构、特色、机制、战略、关系、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