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工艺及成本控制上,国产高端男装同样毫不逊色。经过十几年的生产积累和改良,中国男装企业在制造水平方面已经有很大提升,不少企业都在为国际一线品牌代工。同时,它们在服装版型研发上以亚洲人体型为基础,结合国际时尚的剪裁,创造出更加合体、修身的着装风格。
也许随着高端市场新的品牌格局形成,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在下一轮竞争中,国内高端男装品牌将会把这些优势发挥得更明显。
对此,它们有方法,也有信念。“我们坚持的高端定位不单单有形式上的坚持,更重要的是一如既往战略上的坚持”,山东新郎希努尔公司董事长王桂波说,“不管怎么说,在这场博弈中我们必须胜出,将来中国服装企业要想在世界高端品牌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必须胜出。”
到欧美去开店
不过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亲民化运动可以看出,它们对中国市场兴趣日深。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品牌想来到这里——无论是否只想把这里当作逃离金融海啸的避风港。
虽然卡尔·拉格菲尔德的“巴黎·上海”秀看起来并不上海,也不中国——多次出现军装元素和越南斗笠——好在设计师早就说了,这个系列只是他想像中的上海。但更多的品牌显然都为中国市场做足了准备。
2009年9月末,意大利品牌CANALI2010春夏系列发布暨品牌75周年庆典在上海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举行。当晚的发布主题叫“优雅的回归”,模特身着40套新装登台展示。这是CANALI继在意大利米兰的庆典之后,在本部外举行的唯一一个大规模庆祝活动。
CANALI全球市场总监PaoloCanali认为,在经济危机的萧条境况下,中国销售额的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欧洲市场的压力,也让他更坚定了在中国的发展计划,现在,CANALI在中国32个城市拥有60家门店。
杰尼亚的目标是把在中国的份额超越美国,使之成为自己在全球最大的市场;GUCCI执行副主席、全球公关经理MimmaViglezio在谈到中国市场时,用了“burst(爆发)”一词:去年第一季度,GUCCI在大中华地区的增长高达13%;路威酩轩(LVMH)集团在上海筹建尚嘉中心,在使用规划中,它将成为集团旗下品牌的集成店;而几乎同时,与尚嘉中心定位一致,打着“亚洲第一”和“中国之最”的高端购物中心,正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武汉、长沙甚至是合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