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高信 > 延伸阅读

《鲁迅作品木刻插图选》编选前言

2011-08-23 15:45:28 来源:

  前段时间,当我打开30余年来陆续收藏的一批有关鲁迅的绘画资料,着手编选《鲁迅木刻形象百图》的时候,心中不禁怅然:岁月真是无情。60年代我刚进入青年时期,一说起30年代,觉得已是恍若隔世了;现在,我进入壮年时期,想起60年代,一切却宛如昨日,其实也已有整整30年。是的,30年,在历史长河中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一个人,却不算太短。至于30年间的文献,湮没得也真快,何况又经过那场“文化大革命”,“更寿于金石”的纸墨也难逃劫难。比如说这些美术资料,就颇有一些报刊纸张发黄变脆,不能久翻;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木刻作品,当时曾引起过注意,但时过境迁,无由再版,渐渐被人所遗忘,对于今天的青年画家和青年读者,更是陌生得很了。我之所以编选《鲁迅木刻形象百图》,当然是旨在向读者提供学习鲁迅精神的形象材料,同时,也有昔为今用的想法在内。平心而论,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当年一些表现鲁迅的木刻作品,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艺术传统决不像市面上的服饰那样朝兴夕衰,它是不能割断的,只能继承,改造,以求发展。再说这一本《鲁迅作品木刻插图选》吧,在编选《百图》之时已经有了念头。当《百图》很快被出版社所接受,而那一大包资料又尚在案头,我就索性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一鼓作气地遴选、剪贴、复印、编排,用了5天时间,总算编选竣工。检阅下来,也有100多幅,作品时间跨度50多年。作者囊括30余位,老中青年木刻家皆备,且有一批外国木刻家50年代为鲁迅作品所插之图。就鲁迅作品而论,尤以《阿Q正传》、《狂人日记》木刻插图最多,成册出版的就有刘岘、刘建庵、丁聪、赵延年、张怀江等五位的专集,所收插图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争奇斗妍,各擅胜场,读者约略对比,皆可领会个中风采。读者不难从鲁迅作品插图这个小小的窗口,窥见中国新兴的木刻艺术从幼稚到成熟的演进轨迹。鲁迅曾有言:短篇小说的功能在于“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所得也颇不少的”。这本插图,能否在中国新兴版画史上略尽短篇小说这样的任务呢?我看是可以的吧。这当然足令编选者引以为慰!

  文学作品的插图,在中国,是古已有之,谓之曰“绣像”或“绣梓”。而且确有相当辉煌的成绩,尽管它同今天的插图大异其趣。随着印刷术的“西风东渐”,版画衰微,插图亦随之衰微。到30年代初,鲁迅首倡新兴木刻运动,木刻插图应运而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先由木刻插图开路,后边是渐次而起的其他形式的插图大军。半个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插图蔚为大观,源头就在30年代初期的新兴木刻运动,而鲁迅就是木刻运动和新的插图艺术的开拓者和导师。

  鲁迅说:“插图不但有趣,且亦有益。”鲁迅还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他语重心长地寄希望于青年木刻家“看重并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他肯定地说:“对于这,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

  插图既然是一门独具个性的艺术,是既依附于文字又相对独立于文字的艺术,它就要求创作者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执著刻苦的创造精神。鲁迅曾中肯地指出:中国绘画中,宋以来的“写意”,流风余韵常见于青年木刻家的作品,“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变成空虚”,这是不可取的。有的青年木刻家,食洋不化,“喜看‘未来派’‘立方派’作品,而不肯正正经经地画……人面必斜,脸色多绿”。更有“喜欢介绍欧洲19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而别一派,则以为凡革命艺术,都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鲁迅认为,外国的绘画理论和作品,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和作品,都可以学习和借鉴,是谓“拿来主义”。但“拿来”之后,是全盘照搬,还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却大有讲究。鲁迅是主张后者的,因而,即以提倡插图艺术而论,他与郑振铎重印过《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介绍过《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一个人的受难》和《死魂灵百图》等。他的良苦用心只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这里我们不妨以当年的木刻青年刘岘为例,来窥探鲁迅对插图艺术的扶掖、指导和严格的要求。刘岘,是新兴木刻运动第一批战士之一,也是最早为鲁迅小说作木刻插图的少数木刻家之一。1934年,19岁的刘岘相继创作了《呐喊之图》、《孔乙己之图》、《风波之图》、《阿Q正传画集》、《野草》插图等,每有新作设想,皆寄请鲁迅指导。《呐喊之图》,将《呐喊》中每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画在一起,准备刻成大幅木刻画,鲁迅看过草图后指出:“《呐喊》之图首页第一张,如来信所说,当然可以,不过那是‘象征’了,知识分子是看不懂的,尺寸不也太大吗?”“太大”不便插入书中;“象征”而不能让人看懂,就取消了插图的本来意义。但对其中的《明天》中何小仙的形象很是满意:“陈莲河(绍兴名医何廉臣的倒读谐音,即何小仙)是儒医,是一个颇为阔绰的大夫,自然开起药方总是带老花镜的。”何小仙开药方带老花镜,小说中并没有写到,刘岘插图根据小说大胆又合理地创造而不拘泥,自然是值得赞赏的。《孔乙己之图》,鲁迅认为“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的不坏。”但由于刘岘生在北方,对南方社会生活不甚熟悉,插图背景上出现了只有北方才有的骡车,这是与小说本身提供的地方特点不符的,所以,鲁迅委婉地说:“例如骡车,我们那里就没有,但这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使孔乙己生在北方,也是这样一个环境。”对于《阿Q正传画集》,鲁迅则很坦率地指出:“阿Q的像,在我的心目中流氓气还要少一点,在我们那里有这么凶相的人物,就可以吃闲饭,不必给人家做工了,赵太爷可如此。”显然,插图中的阿Q与鲁迅笔下的阿Q大相径庭。这也难怪,19岁的刘岘,是不可能对鲁迅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提供的背景,也相当陌生,再加上难免一般初学者的急于求成的心理,插图创作未免粗糙和幼稚。但由此可看到,鲁迅对新起步的木刻插图艺术的热心扶持与严格要求,也正因为如此,鲁迅对域外插图范本,总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荐和介绍。《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死魂灵百图》之外,且看他为《〈母亲〉木刻十四幅》写的一则介绍文字:“这十四幅图,是装饰着近年的新印本的。刻者亚历克舍夫,是一个才三十多岁的青年,虽然技术还未能说十分纯熟,然而生动,有力,活现了全书的神采。便是没有读过小说的人,不也在这里看见了黑暗的政治和奋斗的大众吗?”寥寥数语,又一次表明他对插图艺术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