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腊肉
镇安腊肉
镇安是腊肉之乡,相传其制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续陕西通志稿》194卷记载:“镇安县除极贫之家,无不宰牲。腌以盐,熏以烟火,即谓腊肉,经数寒暑不坏。”
腊肉制作简单,但过程漫长。在冬、腊月“进九”后,把新鲜猪肉割成三四寸宽的长吊,抹匀地涂上盐和香料,放在大缸盖腌月余取出,挂在烧柴火的灶头顶上用烟火慢慢薰。等水分干了,肉吊子成棕黑色,即成。民间有“茅草房里熏腊肉”一说,就是说在茅草房里用松柏枝干的烟火熏制的腊肉最好。
熏好的腊肉,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肥肉食之油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中医考证,腊肉除了有重要的滋补作用外,还有祛火健胃、治头晕、大小便不利、口角生疮等效应。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一家煮肉,百家闻香,行走在腊肉飘香的农家,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富裕,也领略到镇安人纯朴好客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