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受国家公派到诗人泰戈尔创立的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苦修一年。此后20余年,我陆续出版了《印度美术》《移植与变异——东西方艺术交流》等十余部著作和译着。最近韩国一家出版社购买了我编撰的《印度细密画》版权,算是接续中印韩三国之间美术交流的历史因缘的一根线头。
1993年季羡林担任《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总主编,委托我担任《中外美术交流史》分册主编。本书重点介绍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两次高潮:印度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和西方写实绘画对中国的影响,都以中国吸收外来艺术的影响为主。我期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出现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真正实现中外美术双向互动的平等交流,推动整个世界艺术多元互补的全面发展。
2002年,我在参加达卡双年展后深受启发,建议中国美协筹办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得到支持。参与双年展的策划中,我经常思考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北京双年展正是以兼容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开放、辨证的艺术理念,为迎接和促进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第三次高潮的到来铺下一块稳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