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高洪波的当天正好赶上亚冠抽签,从国足卸任的高洪波今年带着人和远走贵州,最终收获俱乐部历史上首个亚冠资格,从俱乐部层面,高洪波早在亚泰时代就证明了自己,身在人和,他依然把执教国家队当作人生最高目标——“有机会还要争取”。
说我“冷面”有些偏激
在刚刚结束的老甲A明星赛中,有一个匆忙而认真的身影,他就是贵州人和的主教练高洪波。由于刚刚率队打完足协杯决赛,把俱乐部的事务处理完已经是老甲A首场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了。在北京老男孩队首战申花的比赛中,高洪波才第一次出现在已经成军两个月的老男孩队中,尽管只上场踢了40分钟,不过在一招一式之间还能感受到当年国安队那个“冷面杀手”在门前的敏锐。对于这次的比赛,高洪波说:“能够看到过去同时代的球员还能在足球场上踢比赛、开心地交流、有健康开朗的心态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毕竟40多岁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比较大,能继续保持锻炼非常不容易。”
高洪波与“冷”字牵扯到一起,可能要追溯到1992年以11粒进球获得全国足球甲A联赛金靴奖的时候,那个时候外表冷峻的高洪波就被球迷冠以“冷面杀手”的称号,而在他退役之后,冷面的绰号却没有随着那个黄金年代一起消失,在场边的高洪波依然给人一种不苟言笑的感觉。听到这样的评价,高洪波笑着说:“毕竟媒体跟我接触比较少,都只能在一个短暂的公开场合来观察我,这只是一个表象。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跟人交往接触的人,很喜欢在轻松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我觉得媒体对我的评价还是有点偏激了。”
带兵打仗最重要的是执行
与其说冷面倒不如说是沉稳和冷静,高洪波不喝酒,对于久别重逢,他更看重的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对于足球的见解,“我想听听他们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有什么新的观点以及建议,毕竟我是做教练的,更想多去吸收一些国内教练员的观点。”
高洪波的执教生涯从广州松日开始,13年的执教生涯拿过顶级联赛冠军,也执掌过国家队。高洪波认为成功是因为一路都有人在支持,“我要感谢当时松日的老板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完成了从一个球员到教练的转变;出任阿里汉的助理教练,更多的是一个学习吸收完善自己的过程;真正到了2004年在厦门的时候,是我教练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让我能把自己对足球的理解转化为战术理念,并且能够非常好的实践;2007年率领长春亚泰获得中超冠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突破,这个难得的荣耀得益于一批非常好的球员,比如当时的杜震宇、王栋、宗磊等人;之后有幸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也让我开阔了眼界。总体来说这13年还是收获多于付出、高兴多于痛苦。”
不过毁誉总是相随的,执教亚泰的第二个赛季,高洪波被传出与球员失和最终导致下课,在国家队执教时期“为世界杯练兵论”又遭到了炮轰。对于起伏、成功和失意,高洪波看得很淡:“干什么都有顺利不顺利,我需要做的就是把我的执政方针全面地阐述,然后告诉我的球队,我们现在存在什么问题,要达到目标要怎么改进。当然会有个别不接受的,但方针政策还是要推进,再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好像是带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执行下去,过多的讨论和谦让在关键时候就会出现混乱,会出现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不过这些矛盾都是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工作业务中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就是喜欢接受挑战
高洪波说,能够执掌国家队是他的人生目标,“2002年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国家队在下滑在退步。在大家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也是中国的教练员机会最大的时候。能在外人觉得中国足球一片混乱的时候担当这个工作,我觉得很幸运也是一种挑战。我认为当时我们的教练团队选择的方向、选的球员和制定的打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大连万达集团去年大力赞助中国足球,并与足协达成聘请世界名帅的方针。2011年8月,在中国队备战世界杯预赛小组赛前的关键时刻,卡马乔来了,高洪波黯然下课。时隔不到两个月,他接手了当时的陕西浐灞,“当时冒了很大的风险,球队离目标越来越远,整体的信心很低落,但越是没希望的时候,越是一种挑战。我觉得自己有这个优势,也有信心,我喜欢这种挑战。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好的团队,让我从国家队的状态下很快适应到了俱乐部的节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