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谈校园足球发展
近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第二期培训班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昨天,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不是为了学校有一个队伍能出去打比赛,拿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我们发展校园足球的目的是让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注:2014年1月,王登峰当选第十届中国足协副主席。)
“有人说我们搞校园足球就是在拍中央领导人的马屁。”王登峰接着说,“我们是在拍马屁,但是在拍全国人民的马屁,因为全国人民都希望我们的足球水平有质的飞跃。”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重心在校内
王登峰认为,足球改革目标是要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要对整个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未来改革成功还会推广到其他项目上去。在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将“校园足球”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
王登峰表示,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不是为了学校有一个队伍能出去打比赛,拿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校园足球会建立完备的竞赛体系,但这个体系并不是为了学校成立一支队伍出去打比赛,而是会把重心放在校内竞赛体系的建设中,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校外竞赛体系将分别只建立到最高地级市和省级。“我们是希望有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所以,我们的竞赛体系重心是在校内,足球特色学校要有班级间、年级间、校级的比赛”。
王登峰说,校外的竞赛也会有,但小学阶段最高只会打到地级市、初中阶段最高打到省级,高中和大学阶段才会有全国分区赛和总决赛,“这意味着,我们每年都会有290个小学组的冠军、32个初中组的冠军,然后还有1个高中组和大学组的冠军”。对于特别优秀的中小学选手,也会通过按区域选拔,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集训比赛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