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指出,足球改革过程中,人才始终是根基。未来,足协将努力吸引各行业人才,增加协会的编制,增强“协会化”管理的驾驭能力。昨日的足协执委会会议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顾问身份参会,并提出了关于“国际视野”的建议。未来,类似这样广开言路的做法,只会比过去更多。
从现实角度考量,中国足协此次脱钩,仍需要体育总局“扶上马、送一程”。包括财政、监察、秘书处等职能和部门的建立,显然需要一个过渡期。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改革的《方案》将实现多少,将是实现足球腾飞希望的重中之重。因此,尽管社会各界对足球改革反响强烈,但人们在形势利好的前提下,应警惕盲目乐观的情绪。
足球人士冷静看待脱钩张路:大势所趋,但非万能钥匙
面对脱钩举措,足球界内部人士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和观察。著名足球人张路表示:“大方向看,管办分离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发展的方向。这次,足协作为先头部队,需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之,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可以带来切实的改变。”
他认为,脱钩将显而易见地帮助足协减少一部分管理层级上的约束,减少体育局的干预和控制。不过,张路也指出了需要注意的方面:“我们不能简单以为,管办分离就可以解决中国足球所有的问题。或许,脱钩后的中国足球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我们要继续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没有国家行政级别的背景,足协的运行会不会遇到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这些现在都只是猜测,但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张路说。
关于校园足球的话题,张路并不担心:“发展校园足球并不由足协主导,而是教育部门主导。因此,脱钩不会影响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