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海锋)今年以来,丹凤县锚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紧扣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要求,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与群众关切,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丹凤县以“高效便捷”为核心,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在“证照分离”改革方面,精心梳理10类涉企“证照联办”事项清单,推动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网办率攀升至85%以上,让企业开办更省心。项目审批服务持续提速,常态化开展“集中审”活动6批次,高效办理立项、环评、用地等各类审批手续近500个,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容缺受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编制公布第二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涵盖7个部门70项事项,累计容缺受理事项129项,平均压缩审批时限40%,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为助力企业全周期健康发展,丹凤县着力优化要素保障。劳动用工服务精准高效,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齐发力,10余场线下招聘会吸引3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12名工作人员包抓36家重点企业,定期走访,量身定制用工服务,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信用生态体系不断健全,持续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将相关平台转办件纳入县级台账,累计清理账款862.4万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依托葡萄酒商标品牌指导站,联合法院、司法局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开展“蓝天”专项行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企业维权问题10余条,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丹凤县以法治为基石,全力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00余家,解决法律问题37个,发放风险防范指引500余册,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司法援助持续发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已审批法律援助案件748件,接待咨询1078人次,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法治温暖。市场监管协同加强,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58户次,跨部门抽查12户次,将112户失信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75户完成信用修复,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丹凤县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舒心。“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新进展,优化办事流程,减少申报材料105个,压缩办理环节25个,1440项事项实现“网上受理”。“移动窗口”服务模式创新推行,将窗口延伸至园区、企业、项目、社区、农村,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现“零障碍、零等候、零距离”。全程网办服务效能增强,加强市场主体全程网办系统宣传,落实企业迁移“一件事”改革,指导相关操作,推动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网办率保持在85%以上。
丹凤县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制定《丹凤县创建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分解工作任务,明确三年目标,夯实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责任。宣传推广成效显著,深入挖掘各单位、各行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经验和亮点,在省市以上媒体刊发稿件80余篇。典型经验打造措施得力,向29个部门(单位)分解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任务,明确领域和工作要求,通过典型案例推广彰显营商环境建设成效。